手指起倒刺治疗小妙招(手指总是长倒刺是怎么回
无论男女老少,可能都遭遇过手指周围因干裂而翘起皮,或是长出一根如刺般的皮肤问题。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倒刺。尤其在秋冬季节,这种问题常见于儿童与妇女。回想小时候,总有些小伙伴喜欢咬掉手指上的倒刺,然后吞到肚子里。咬完后,手指周围的皮肤可能会红肿,渗血,但依旧开心地继续玩耍。那么,为什么倒刺总是如影随形,伴随我们成长呢?面对倒刺,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为何会长倒刺?
每当看到指甲周边突起的小皮刺,许多人的强迫症就会发作,忍不住去拔。那么,为什么会长倒刺呢?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因:
1. 常做家务。人体皮肤呈弱酸性,具有抵抗功能。而家用洗涤用品多呈碱性,长期接触会削弱皮肤的抵抗功能,导致皮肤干燥、变皱,从而引发倒刺。
2. 指甲剪得太短。指甲旁边的软组织可能因没有趾甲覆盖而向上生长,当趾甲长出来后容易刺到软组织内,引发甲沟炎等疾病。
3. 鞋子不适脚。过小的鞋子可能造成脚趾甲与周边软组织的摩擦,造成甲沟隐形损伤,特别是在孩子身上更为常见。
4. 与职业因素有关。手经常浸水与干燥交替、皮肤干燥的人群,冬天更容易出现倒刺。
5. 咬手指。这一习惯可能导致皮肤表面角质层剥脱,从而引发倒刺。
6. 甲周壁干燥。指甲周围的皮肤(甲周壁)没有汗腺和皮脂腺,容易干燥。在干燥环境中,易出现缺水现象,长倒刺。若久治不愈,可能需要考虑是否缺乏维生素C。
7. 肠胃功能减退。当肠胃功能出现问题时,手脚部位的指甲可能出现凹凸不平的小坑、纵纹等,皮肤也可能出现倒刺等信号。
面对倒刺,我们该如何处理?
拔掉倒刺可能导致真皮层损伤,轻者出现皮肤感染、红肿疼痛,重者可能引发甲沟炎、皮下脓肿等。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脓毒血症、败血症,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
广州军区总医院的杨汉勤主任医师曾表示,“正确处理倒刺就不会患甲沟炎,关键在于保护甲周壁不破损。”以下是一些处理倒刺的步骤:
1. 用温水浸泡有倒刺的手,或使用低浓度酒精擦拭,使甲周壁变软。
2. 使用清洁消毒后的小剪刀或指甲钳,沿倒刺根部剪去。
3. 涂抹护手霜并按摩双手,起到保湿作用。
4. 如已出现轻度的甲沟炎,可先热敷后涂抹清肤膏或金黄膏。如已化脓,则应及时就医,进行拔甲手术引流脓液,防止感染扩散引发指骨炎。
面对倒刺问题,我们需要谨慎处理,避免过度刺激和感染。保持甲周壁的完整和健康,是预防和处理倒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