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剂成分(高考化学丨十类常考试剂的性质和用

田径运动 2025-05-17 03:28www.1689878.com田径世锦赛

走进生活中的化学世界:化学力量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结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借助化学原理制成的物品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这些物品以其独特的特性,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这些常见的化学物品及其背后的原理。

让我们看看去污剂。去污剂中的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钠(Na2CO3),由于其弱酸根离子水解产生的碱性,能够有效去除油污。在热的条件下,这种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去污能力也随之增强。热的碳酸钠溶液在去除油污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除锈剂则是另一种利用化学原理制成的产品。强酸弱碱盐,例如氯化铵(NH4Cl),其水解产生的酸性能够有效去除金属氧化物。温度升高时,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除锈能力也随之增强。稍微加热的氯化铵溶液在去除铁锈方面更为有效。

食品干燥剂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需要具有吸水性,且吸水后仍然是无毒无害的固体。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包括硫酸钙(CaSO4)、氯化钙(CaCl2)、硅胶、活性氧化铝等。其中,硅胶因其高微孔结构、强烈的吸湿性能以及无毒无味的特性,成为最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在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被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食品的色泽、香味和口感等品质,并起到防腐和加工工艺的作用。抗氧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味剂和营养强化剂等都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值得注意的是,细铁粉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常与干燥剂一起使用,既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又能防潮。甜蜜素(环己基胺基磺酸钠)在使用时需要谨慎。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食盐中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值得注意的是,三聚氰胺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去污剂、除锈剂到食品添加剂等,都是化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这些化学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日常用品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还能让我们更加明智地选择和使用这些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二氧化硫(SO2)还具备防腐能力。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它能有效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受到氧化破坏,因此SO2被用作某些食品或饮品(如红酒)的防腐剂。值得注意的是,次氯酸及其盐类同样拥有漂白功能,常被用作漂白剂。

另一种名为“吊白块”的物质,其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它在常温时表现稳定,但在超过80℃的温度下会分解为有害物质。摄入较大剂量的“吊白块”可能导致发热、头疼、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一次性食用剂量达到10g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种物质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漂白剂使用,并不应用于食品漂白。

水处理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高经常涵盖水的净化和处理,主要包括沉淀吸附剂、杀菌消毒剂、重金属离子处理剂等。

(1)沉淀吸附剂:一些无毒无害的胶体状物质,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使水变澄清。例如,中学阶段所学的明矾和铁盐,在溶解后会产生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粒子,这些粒子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由于铝离子对健康的影响,明矾在饮用水净化中的使用正逐渐被淘汰。活性炭、聚丙烯酰胺、天然粘土等也被用作水的吸附沉淀剂。

(2)杀菌消毒剂:那些能使蛋白质变性、强氧化性且在消毒后无毒性残留的物质常被用作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剂。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包括ClO2、漂白粉、次氯酸钙、氯胺、臭氧和高铁酸盐(钠盐或钾盐)等。其中,高铁酸盐由于其强氧化性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菌,且还原产物Fe(OH)3是一种无机絮凝剂,能去除水中的微细悬浮物,因此被科学家们公认为绿色消毒剂。

(3)对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铅、锌等,通过食物链可能被生物成千百倍地富集,进入人体后可能造成危害。去除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还原法和电解法等。

(4)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对于暂时硬水,可以通过煮沸使碳酸氢盐分解成碱式碳酸盐并过滤去除。而对于永久硬水,可以使用石灰、纯碱等软水剂处理。

水垢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其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的碳酸盐。对于硫酸钙型水垢,可以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再除去。

灭火剂方面,不同类型的灭火剂适用于扑灭不同种类的初起火灾。在选用灭火剂时,需了解着火物质的性质。例如,水灭火剂主要起冷却作用,适用于固体火灾和常温下半固体的重油火灾;泡沫灭火剂则通过产生大量气体形成泡沫覆盖在易燃液体表面来灭火;干冰灭火剂则通过吸收大量热量和增加空气中不燃烧不助燃的成分来灭火;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而有机物灭火剂如卤代烷则适用于贵重物品的初起火灾。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金属如钠、钾等着火后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通过一些化学物质进行中和。胃酸,这位消化系统的得力助手,在适量时能够帮助我们分解食物。但当其分泌过量时,便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如胃部灼烧感、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在高考的化学考场上,对于胃酸中和剂的了解是一个重要考点。碳酸氢钠(NaHCO3)、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这些物质在面临胃酸过多的情况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有效中和胃酸,恢复胃部环境的平衡。

而在医学领域,有一种重要的造影剂——硫酸钡(BaSO4),它在胃肠和消化道造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难溶于水和胃酸的物质,被俗称为“钡餐”,它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胃肠的内部情况。它的“表亲”——碳酸钡(BaCO3)却因其潜在的危险性而被排除在医学造影之外。当碳酸钡与胃酸反应后,会产生可溶性钡盐,这不仅达不到造影的目的,更可能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造成伤害。在医学领域,硫酸钡是更安全的定影剂选择。

以上是对高考中常考试剂的性质和用途的简要归纳。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在未来仍将持续增长。要防止在这一部分丢分,最好的方法就是熟练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周围的事物或原理,重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化学的魅力和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上一篇:cctv2财经频道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