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丁咚│准战争状态论戳破底线,台海局
近期,台湾海峡区域的美军B-1B远程战略轰炸机频繁出入,引发各界关注。针对这一现象,台湾当局陆委会前副主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教授发表观点,指出从八个指标来看,当前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准战争状态”,这是4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
这一观点如同惊醒梦中人,短短数年间,两岸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已然成为两岸人民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从台湾方面来看,当局适应美国对台方针的转变,不断提升美台关系实质化水平。在官方往来、装备进口以及军事合作等方面频频突破历史默契。推进两岸经济“脱钩”,大幅调整对陆、防务和外事政策,积极迎合印太战略,将自身视为印太战略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堡垒。特别是在军事训练、军事后备力量动员等方面,台湾的预应动作明显,形势严峻。
从大陆方面来看,从军事部署到军事训练,正全面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在行动上,多次突破所谓“海峡中线”,直至飞越台湾相关空域;在法律上,对《国防法》进行针对性修订;在舆论上,各种警告和宣示都预示着战争正成为一个实际备选项。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大会的一份讲话宣示了大陆方面不惜一战的决心。未来数月的重要会议或将就台海政策作出新的表述。从两岸关系来看,双方都在为战争做好心理和作战准备。两岸从未达成和平协定的历史情境和现实情境决定了赵建民所称的台海进入“准战争状态”。
在此背景下,最大的悬念在于未来谁在台海打响第一枪导致战争爆发以及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国是否会军事介入。台湾方面小心翼翼阐述两岸关系并强调希望与大陆讨论和平相处之道。然而美国却螺旋式地扩大和升级对事支持并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空间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关系。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型决定了美中与台湾的三角关系发生变化美国利用它在两岸之间的安排来制衡大陆。
美国《台湾关系法》为美国总统和国会依据台湾防卫需要的判断提供法律依据。近些年来美台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发展相互交织表现相当诡异。美国通过逐渐加码的对台外交、政治和军事支持刺激大陆作出反应从而形成了美国对台提供支持——大陆作出反应——美国增强对台支持力度——大陆强化反应的螺旋式上升的势头直到美台已逾越两国三个联合公报对官方往来及军售的相关约定而大陆也突破所谓的“海峡中线”禁忌直至飞跃台相关空域。
当前两岸关系紧张,战争风险加剧。双方都在为战争做好心理和作战准备。而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和微妙。这一切的发展都将对未来两岸关系甚至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假如这一切真的是美方精心策划,并与台湾方面达成了某种默契,那么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我们有必要深思每一个可能性。当前的紧张异常,仿佛被逼到了危险的边缘,不断在冲突与摩擦中摇摆。美方似乎在吸引大陆的注意力,试图刺激两岸的军备竞赛。这是冷战思维的体现,甚至有可能诱发一场意料之外的冲突,为美台关系的质变铺平道路,为建立更为紧密的美台战略合作关系打下基础。美国为了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实施了印太战略。在这一战略中,台湾的核心地位不可忽视。美国期望台湾发挥其独特的地理和军事优势,在对华展示民主样本的增强自身及盟友在地区内的战略优势。美国有强烈的意愿和动力加速推进与台湾的关系,并试图引导的演变,使其对美国的军事介入更为有利。那么,美国是否会介入两岸的军事冲突呢?从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尤其是强调《台湾关系法》和“对台六项保证”,以及频频出台涉台法案,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显——美国已经做好了军事介入的准备。美国是否会主动挑起冲突、开第一枪呢?显然,美国会有所约束,而真正的悬念在于介入的程度和方式。在我看来,如果冲突并非由美台方面挑起,那么美国将利用其所谓的道义优势,重新解读包括《台湾关系法》和“对台六项保证”在内的法律或历史文件,找到合法的借口,以协防台湾。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支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巨大转变,让当局看到了机会。在美国的强大支持下,当局在政策和行动上都表现得相对谨慎。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战争可能带来的巨大牺牲。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的演变不仅关系到两岸人民的福祉,也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坚持和平、稳定的大局意识,共同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作出贡献。我们也要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警惕其利用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毕竟,两岸和平与繁荣才是民心所向,才是历史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