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培训(广西钦州:三阶段混合式培训
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上,一则关于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第一小学的思政课教师香彦妃的报道引人注目。这位仅仅入职五年的教师,已经成长为当地的一名优秀思政课教师,多次在有关培训会上分享自己的宝贵教学经验。
香彦妃坦言,她的成长得益于参加了区内外的多次培训。这些培训让她收获颇丰,她融会贯通、积极实践,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使得思政课上得更加生动有趣,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钦州市教育局针对教师发展的需求,深化教师培训机制改革,推出了一种名为“三阶段混合式”的教师培训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以“练兵”为切入口,采取线上线下两线并进的方式,由“导师 教练”双导师合作指导。建立起了包括“集中培训、送培进校、名师工作坊研修”在内的三阶段混合式培训体系。
集中培训通过研讨式、案例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开展,旨在激发参训者学习兴趣。送培进校则通过专家导师带领参训者深入乡村学校开展诊断式培训,通过现场诊断、听评课、对话反馈等现场培训方式,提升了参训者发现问题和诊断改进的能力。而名师工作坊研修则聚焦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由名师主持,带领参训者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开展主题研修等活动,提高了参训教师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钦州市教育局***赖廷耀自豪地介绍,他们推进的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每年,该市都会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从发展目标、培训内容、实施流程、绩效评价等方面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精准进行分层分类培训。
为了确保培训的实效性,钦州市教育局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该体系通过专家听课观察、送培进校诊断、项目满意度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关注考核评估的多维度、多层次。只有考核合格的教师才能获得培训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钦州市还将市职教中心、市教科所和市电教站三个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钦州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教师培训工作职能有机融合,实现了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发展。这种“市级统筹、县级配合、协助推进”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为钦州市的教师培训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通讯员孙培春、阳丁玉,记者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