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古琴有多少根弦(从五根弦到七根弦
关于古琴的起源与深层内涵
当我们谈及琴器的认知时,不得不提的是那久远而深邃的古琴起源。现存最早的七弦琴实物,是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的瑰宝,距今已有1736年的历史。
古琴的起源,历史上众说纷纭。据一种传说,古代的神仙依照凤凰的身姿,精心设计制作了古琴的形制,以此追求吉祥安泰。另一种说法则指向伏羲氏和神农氏这两位上古神话人物,他们先后创制了古琴。其中,神农氏灵感迸发,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旨在沟通天地神明。
当我们深入古琴的造型,会发现它仿佛是一个完美的人体:有额、项、肩、身、腰、足等各个部分,恰以人的身体为蓝本。琴的造型原则是对人体美的模仿,使得每一张琴都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被赋予了情感与灵魂。观之,如临风之仙人;抚之,如情人吟唱。
古琴的设计理念亦符合自然之数。琴身的装置和部件,多以自然界的事物来命名。琴的长度、宽度、徽数等皆暗合自然之数和人情之理。例如琴周身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周天的三百六十五度;十三个琴徽则代表着一年中的十三个月。琴体上圆下平,代表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不仅如此,古琴的弦与音更是蕴含深意。五根弦的音名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以及肝、心、脾、肺、肾五脏。大弦为君,宽厚温和;小弦为臣,清廉而不乱。在一张琴上,我们便能领略到古代先民对宇宙和自然的观察与理解,感受到上古圣贤们的博大胸襟和宽广意境。
隋意扬大师,作为斫琴师,师承九疑琴派第三代传人韩廷瑶先生,他深入研究了古琴的奥妙与内涵。作为北京问渠书院古琴学术主持人以及承德市双桥区九疑古琴研究会会长,隋意扬致力于传承与弘扬古琴文化,让我们得以窥见古琴的深邃与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