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胡思乱想(总是忍不住胡思乱想,到底得了什
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有人因心中的疑虑与焦虑而驻足。这些困扰像一股无形的力量,不断地在脑海中翻涌,让人们难以平静地生活。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少人倾诉自己的内心苦恼,就像小彤一样。她的经历或许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小彤每天都沉浸在无数的微信信息中,只要男友的回复稍晚一些,她的心中便涌起了无数的猜测。是男友正在开会?还是他正与别的女生谈笑风生?这些疑虑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她无法释怀。尽管她知道男友并非那种人,但她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每当男友晚归,她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幅他与别的女生欢笑的场景,这使得她疲惫不堪。
生活中,的确有些人天生敏感多疑。他们总是能捕捉到那些微小的可疑之处,然后开始不断要求别人或者指责自己。单纯的自我控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时,越是告诉自己“别想多了”,脑中的念头反而愈发活跃。这种胡思乱想是对事实的扭曲,是一种灾难化的思维方式。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Albert Ellis将这种思维定义为:想象消极事件的最坏结果,急剧放大消极事件的影响。
那些灾难性的结果可能并未发生,甚至根本不会发生,但人们却会在脑海中创造出一些场景,让自己深陷其中。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识别这种灾难化的思维。当发现自己有胡思乱想的倾向时,告诉自己:“我的脑袋里有不真实的想法。”没有必要排斥或立即阻止自己,只需提醒自己,往往在此之后,那些负面的想法会慢慢消退。
除了识别与提醒,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对抗灾难化思维。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的“不抱怨”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参与活动的朋友们需要戴上特制的紫手环,一旦发现自己开始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如果能持续21天佩戴在同一只手上,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养成了不抱怨的好习惯。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对抗灾难化思维。当你发现自己开始胡思乱想时,换一只手戴上你的手环。如果能在21天内让手环持续佩戴在同一只手上,那就说明你已经在阻止不良思维蔓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既然灾难化思维是不理性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建立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取代它。理性思维具有三个特点:看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事物与外界的联系做出正确判断、能推理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针对那些困扰自己的事情进行分析,逐一审视这些想法是否真实、结果的可能性以及我们能否承受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糟糕情况。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担忧是否多余,并通过增强信心来减少灾难化思维。
对于那些深受灾难化思维困扰的朋友们,不要过于担忧。这种思维方式是在提醒你内心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性。人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自己,了解情绪来源并针对性地解决它们。不要过分关注他人,像小彤一样,过多的心思揣摩男友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在调整好情绪后,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真正需求,并想办法满足它。内心不再空缺,自信便会逐渐建立,安全感也会随之而来。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向外看的人是梦中人,向内看的人是清醒者。”只有向内看,真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疗愈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