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喝隔夜茶(隔夜茶真的不能喝,喝了会
林先生(化名),一名传统的潮汕人,今年已步入五旬之年,生活中每日都离不开茶的陪伴。在去年体检时,医生的一番话使他警觉起来:“血压偏高,需注意饮食并定期复查。”
林先生一直坚信喝茶能降血压,然而一天早晨,他在喝完茶后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心脏跳动急促,几乎站不稳。紧急送往医院后,血压急剧升高到了惊人的165/95mmHg。这让他深感困惑,明明自己钟爱茶饮,为何血压会如此失控呢?
一、茶,是升压还是降压的神器?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已经展开深入研究。阜外医院的鲁向峰、黄建凤等人,在《老年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喝茶可能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该研究对38913名居民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中25.6%的人有喝茶的习惯。在这组人群中,血压升高的风险降低了17%,确诊为高血压的风险也降低了14%。这一研究为喝茶对血压的益处提供了有力证据。
那么,红茶和绿茶哪种对身体健康更有益呢?北京协和医学院顾东风院士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他们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喝三次茶的人,与喝茶次数少于三次的人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20%、22%和15%。更值得关注的是,绿茶在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效果。
二、喝茶对心血管有益,但需注意以下三点
多项研究证实,喝茶确实对健康有益。要想从茶中获益,必须讲究喝茶的方法,避免以下三点误区:
1. 空腹喝茶:有些人习惯空腹喝茶以“清肠胃”,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刺激胃粘膜,引发不适。
2. 爱喝浓茶:浓茶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能导致大脑过度兴奋,引发心悸、胸闷和失眠等问题。
3. 爱喝烫茶:许多人喜欢喝热茶,尤其是广东地区的功夫茶。温度过高(≥65℃)的饮料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世卫组织已将此类热饮列为一类致癌物。
三、隔夜茶会致癌吗?还能喝吗?
关于隔夜茶能否饮用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说隔夜茶会致癌,不能饮用。央视曾对此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隔夜茶的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且并未变质。隔夜茶是可以饮用的,不会致癌。喝茶,这一看似平常的习惯,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养生智慧。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享受这一杯香茗的乐趣。对于部分特定人群,饮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适,甚至健康隐患。
对于那些对茶叶过敏的人来说,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发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过敏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休克。茶叶中的咖啡因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是个不利因素,它会刺激神经兴奋,加重失眠症状。对于胃病患者,咖啡因会促进胃酸分泌,可能使胃病恶化。而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茶叶中的茶碱和鞣酸会抑制铁的吸收,不利于贫血的康复。这部分人在享受茶的更需注意适量饮用或避免饮茶。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应该放弃喝茶的习惯。喝茶本身是一件好事,只要讲究方法,就能享受到茶带来的健康益处。空腹喝茶、喝浓茶和太烫的茶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享受茶的乐趣时,我们应该避免这些不良习惯。
冲泡一杯好茶,慢慢品味,不失为一种人生乐趣。在繁忙的生活中,闲暇之余,享受一杯香茗,既能陶冶情操,也能滋养身体。我们在享受茶的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自身是否适合饮茶,以及如何饮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关于喝茶的诸多益处,有诸多研究支持。例如,阜外医院鲁向峰等人的研究表明,喝茶可预防高血压。一项针对10万中国人的研究发现,爱喝茶的人心血管风险更低,更长寿。关于茶的争议也存在,如中国人爱喝浓茶的习惯可能对肾和胃产生不利影响。在享受茶的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些观点,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茶习惯。
喝茶是一件好事,但要因人而异、讲究方法。让我们在品味茶香的更好地关爱自己的健康。未经作者允许授权,请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