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受约句

田径运动 2025-07-17 10:17www.1689878.com田径世锦赛

塞尔的“受约句”理论:言语行为中的承诺机制

塞尔(J.R. 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语言交际中的深层结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其中,“受约句”(Commisives)作为核心类型之一,专门用于表达说话者对未来行为的承诺或约束。让我们深入这一理论的核心要点。

一、定义与核心特征

受约句的典型功能在于承诺未来实施某种行为。其独特的核心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说话者为责任主体,明确指向未来的行动。受约句中的主体是说话者自身,其所表达的行为或行动是面向未来的。

2. 通过话语直接建立义务关系。受约句涉及到承诺、保证等,这些行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义务关系。

3. 需满足“真诚条件”,即说话者必须具备履行承诺的意图。这是受约句成立的关键要素之一。

二、分类体系中的定位

在塞尔的五类言语行为中,受约句与陈述句、指令句、表达句和宣告句并列。其中,受约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专注于表达说话者对未来行为的承诺或约束。

三、典型示例

受约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多样,如:“我保证明天完成任务”、“我发誓不再迟到”等。这些话语直接绑定了说话者的未来行为,体现了承诺的本质。

四、成立条件

要使受约句成立,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是命题内容条件,必须涉及说话者未来的行为;其次是预备条件,行为需对听话者有利且存在未履行的可能性;再次是真诚条件,说话者必须具备履行承诺的意图;最后是本质条件,话语本身必须构成承诺行为。

五、与其他类型的区别

受约句与指令句的区别在于约束的对象不同:受约句约束的是说话者自身,而指令句要求的是听话者行动。与宣告句的区别在于成立的基础不同:受约句依赖于主观承诺,而宣告句则是通过社会规约来改变现实状态。

塞尔的受约句理论为我们理解人际间的承诺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语言学依据。它强调了语言在构建行为承诺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深入人类语言交际的深层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受约句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和人际关系。

上一篇:活塞无畏勇士来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78.com 体育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足球|篮球|NBA|奥运|网球|高尔夫|田径|游泳|排球|赛车|比赛|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