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国时为什么把首都设在华盛顿而不是纽约
经过漫长的曲折斗争,华盛顿特区最终由华盛顿选定,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分别让渡部分土地,共同铸就了一个直属于联邦的城市。当人们眺望这幅华盛顿特区的画卷时,或许会有种感觉——这座城市似乎缺少了某种完整性。
事实上,华盛顿特区确实拥有一种独特的“不完整”。在特区成立之初的地图上,左下角的部分居民敏锐地意识到他们虽然是美国的公民,但在首都生活的他们却如同二等公民。这部分居民持续抗议,最终让联邦决定将这部分土地归还弗吉尼亚州。
回溯过去,华盛顿特区最初仅有8144人。它的建立初衷仅仅是容纳联邦,当时美国秉持“小”原则,因此特区一直由联邦直接管理,无需繁复的行政架构。美国内战的爆发改变了特区的命运。战争期间,联邦需要动员军队、指挥作战和保障后勤,这促使开始了快速的扩张。
随着内战结束,美国开始内外兼修的发展之路,联邦肩负重任。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美国逐渐放弃了曾经的“小主义”,开始扩大规模,特区人口也随之膨胀,一直发展到今天的70万。随着联邦的扩大,其所需的服务和低技术劳动需求也随之增长,大量黑人涌入这座新兴城市寻求机会。
华盛顿特区因此成为黑人的聚集地,一度有6成的黑人居住于此。尽管马丁·路德·金曾在华盛顿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为黑人争取公平待遇发声,但华盛顿特区的问题依然严重。高负债、高犯罪率、人口流失等问题如影随形。直到安东尼·威廉姆斯当选***,才逐渐扭转了局面。
如今,华盛顿特区已成为美国政治中心、众多国际组织的驻地以及大量企业的总部。尽管特区地位愈加重要,但其政治地位依然尴尬。为此,华盛顿特区一直在努力争取建州,以获取更多的政治权益。从50年代开始,特区人士便开始游说建州。当地百姓在车牌上印上“无代表,却纳税”的口号,表达他们的诉求。建州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尽管奥巴马曾明确支持华盛顿特区建州,但该法案在众议院遭到否决。当前的局势下,即使法案能够过关,也极有可能被共和党以其他手段阻止。华盛顿特区的建州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为地史馆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