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开高走的披荆斩棘的哥哥(张晋:慢慢来,才能
张晋:从武术替身到《披荆斩棘的哥哥》的X-leader之路
在昨晚的《披荆斩棘的哥哥》终章之际,张晋与其他16位哥哥共同晋级,成为滚烫唱演家族的一员,并担任X-leader。这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从武术替身到娱乐舞台上的耀眼明星的蜕变。
回溯张晋的职业生涯,那条路充满了坚持与执着。从最初的武术替身,到荣获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荣耀,他默默付出了16年的努力。他深知行业的艰辛,坦言自己并不适合“一夜成名”的人生。对他而言,现在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成果,都是他性格中最踏实的一部分。
当《乘风破浪的姐姐》火爆荧屏时,张晋只是零碎地关注了一些片段。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舞台梦,这也成为他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的最大动力。作为一名演员和武术指导,张晋对唱歌跳舞始终怀有无尽的热爱。这次节目为他提供了一个真正的舞台,让他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节目中,张晋展现了自己内向、慢热的一面,但他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面对陌生的哥哥们,他有过紧张与担忧,但蔡少芬的鼓励让他放松下来,逐渐在舞台上释放自我。他从高瀚宇身上学会了主动,从海泉和白举纲身上学到了对音乐概念的敏感和勇敢。张晋说,无论是舞台上下,他都在不断地汲取经验,不断地成长。
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舞台上,张晋将武术与舞蹈结合,展现了他独特的魅力。他从一公到五公,多次融入中国风和武术元素,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公演表现非常满意的原因。
对于张晋来说,与哥哥们相处的这段时间是他珍贵的回忆。他留恋与大家相处的每一刻,每当录到分离场面,总是忍不住流泪。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能够传递出对武术的热爱,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张晋的旅程是从武术替身到明星的华丽转身,是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的见证。他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舞台上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魅力,也展现了他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一面。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追求梦想的人,让我们相信只要有梦想、有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张晋:一个“融合”艺术家的舞台之旅
谈及张晋的独特融合,他说这就像唱一段歌,再来一段武术、舞动一段,看似简单,实则难在如何将几样元素完美融合。正如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所展现的少林功夫与歌舞的结合,张晋看到了这种结合的无限可能,但需要的是如何将它们融合得更出色。
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的一公舞台上,张晋与白举纲、高瀚宇合作的《MMA》堪称视觉盛宴。他巧妙地将格斗元素融入武术动作设计,使得八角笼格斗场成为他们的舞台,震撼力十足。
谈及此次尝试,张晋坦言其实背后充满了冒险与挑战。他提到,想要将功夫完美展现在舞台上并非易事,需要各部门的极度专业配合。尽管彩排时间有限,他对此一直心存犹豫,但每一次的进步都让他信心倍增。
《好春光》与《什么是快乐星球》无疑是张晋的二公和三公中的最满意之作。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在这两个表演中,他融入了擅长的东西并且融合得很自然。尤其是《什么是快乐星球》中,他挑战了重庆话RAP,引发观众惊呼。对此,他谦虚地表示这只是皮毛而已,但大家的肯定让他深感感激。
当谈到《披荆斩棘的哥哥》这档节目时,张晋提到,这不仅仅是舞台上的竞技,更是他与太太蔡少芬共同享受的时光。蔡少芬作为观众之一,每一期都追看,而张晋的部分她总是多看几遍。节目中,哥哥们之间的默契与合作也让人印象深刻,但实际训练中,大家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张晋提到,自己每天的训练时间远超过填写的契约卡上的6个小时。
有人用“低开高走”来形容张晋在节目中的走势,从最初的落单到大家争着和他组队、观众喜爱度排名第一。对此,张晋表示认同,认为这是自己性格与努力的结果。他不习惯被看作是“厉害角色”,更喜欢通过作品和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
谈及自己的演艺事业,张晋坦言近年来遇到好角色和剧本的机会确实不多,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热爱和对好作品的期待。至于中年男演员间的“内卷”之说,他表示并不认可。他一直努力着,从未松懈过。而且在这个舞台上,“没人在乎年龄这事儿”。对于自己的表现,张晋表示从未意识到自己有多搞笑,直到看了节目的剪辑后才发现自己有点儿搞笑天赋。至于与赵文卓的较量,他表示大家都是很温和的人,不会动手打架的。在节目中,他们虽然未分到一个组,但都有交流和学习。整体来看,《披荆斩棘的哥哥》是张晋展现多元才华的舞台,也是他与众多优秀演员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新京报的采访三人阵营中,我被推选为队长时,关于所谓的“岁数大”,我并没有任何焦虑。在这群哥哥中,我的年纪并不是最大的。那些比我年长的哥哥们并不在意年龄的差异,他们充满了活力和热情,聚在一起时就像一群大男孩一样,无忧无虑地享受时光。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让我深受感染,我们共同追求的是共同的梦想和团队的成功,而非年龄的界限。
作为队长,从最初的三人小组到如今壮大的团队规模,我深感责任重大。与此压力也随之增大。团队人数的增加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观点,我们需要确保大家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我们已共同度过了将近四个月的时光,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使沟通变得更为顺畅。回想起刚开拍时的手忙脚乱,现在的我已经能够更好地协调和管理这个大家庭。
在社交媒体上,我经常分享自己拍摄的VLOG。这些视频都是我一人拍摄并剪辑完成的,我对此充满热爱。每当完成一个视频时,我都感到一种成就感。至于未来是否会尝试导演工作,虽然我很喜欢拍摄短视频,但目前还没有做导演的计划。我明白导演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新京报的资深记者张坤玉为我们带来了深入的采访内容,而首席编辑吴冬妮和校对赵琳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让我们得以呈现更加精彩的报道和文章。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精彩的报道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