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发特朗普逮捕令-准备对伊朗动手
Lauren Todd提供,同时我们也关注全球时政动态,为您解读伊朗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接下来让我们以下几个焦点话题:
若美国联合多个盟友与伊朗开战,谁会成为赢家?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战争都会带来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无论对于交战双方还是全球和平稳定。如果美国真的决定联合盟友与伊朗开战,这将是一场极其复杂的冲突,涉及到多方利益和地缘政治的博弈。
从实力对比来看,美国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并非能独霸天下。其盟友的立场和态度各不相同,有些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加入作战同盟,但真正愿意为美国赴汤蹈火的盟友并不多。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和考虑,不会完全按照美国的指令行事。而北约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许多成员国并不完全接受美国的战略意图。这个所谓的作战同盟其实并不稳固。
再来看看伊朗方面,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伊朗与中国的全面合作协议为其在国际舞台上找到了一定的支持。伊朗的核计划和导弹技术也是其重要的战略。如果美国真的决定开战,其后果可能不仅仅是摧毁了伊朗的政权,更可能导致海湾地区的能源输出彻底中断,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主要起因是革命的胜利。
在1951年,伊朗民选首相·摩萨台为了国家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这一举措触动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英美两国联手策动了一场推翻摩萨台的行动,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巴列维上台后推行的“白色革命”以及打压国内宗教势力的举措引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最终,在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革命,巴列维王朝覆亡。
此后,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持续紧张。伊朗改国名为共和国后,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断交以及长达444天的人质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无论是关于可能的战争还是两国之间的历史恩怨,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和平与合作才是全球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希望双方能够坐下来谈判,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和冲突。电影《逃离德黑兰》深入揭示了伊朗人质危机事件的真相。与此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行动愈发激烈,试图通过经济压力遏制伊朗的导弹与核计划,削弱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路透社报道,为遏制伊朗,特朗普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其中,美国财政部实施的制裁主要针对伊朗的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涉及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这些制裁尤其针对伊朗的石油出口,旨在迫使其降至为零。伊朗的石油蕴藏量居世界第四,制裁旨在限制伊朗在中东地区的行为,并迫使伊朗重新谈判核问题。特朗普也豁免了一些国家或地区购买伊朗石油的权利,但这只是暂时的,豁免期限只有180天。
与此美国五角大楼传来消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愈发紧张。最近48小时内,美国紧急出动了多架运输机,向伊拉克邻国科威特派遣大量士兵。美国国务院也紧急呼吁美国公民离开伊拉克,并暂停了驻伊拉克大使馆的所有对外领事服务。这一切迹象表明,美国嗅出了中东局势可能急转直下的趋势,与伊朗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增大。
就在这种紧张局势下,美国展开了一次击杀行动。在伊拉克巴格达当地时间1月3日凌晨,美军无人机向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的两辆民用汽车发射了多枚空对地精准制导导弹,造成多人死亡。其中就包括伊朗革命卫队“圣城军”的指挥官苏莱曼尼等。美国五角大楼证实了这次击杀行动的成功,并指责苏莱曼尼长期以来策划攻击美国军事设施和公民,必须将其除掉。
此次击杀行动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授权。为了应对可能来自伊朗的报复,美国还调遣了第82空降师等精锐部队前往中东待命。第82空降师是美军的主要快速反应部队,擅长纵深作战,曾经参加过多次重大军事行动。目前,第101空降师也已接到调遣命令,即将前往中东驰援。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似乎预示着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升级,国际社会需密切关注这一地区的动态。美国第82空降师在全球的快速反应能力令人瞩目。约1万3000人的部队,仅需12天就能完成全球战略部署,其先遣营甚至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行动。假如在过去48小时内,这支精锐部队可能已经完成了在科威特两个战备营的战略布局。一旦美国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第82空降师将是首批进入伊朗领土的作战力量,尤其在夺取制空权后,其重要性更是凸显无疑。
伊朗针对美国的制裁,采取了坚决的回击措施。伊朗议会通过了一项重要议案,大幅增加了对导弹系统研发和革命卫队的境外行动预算。共有244名议员参与投票,其中240人表示支持。这项议案不仅为导弹系统研发增拨了2.6亿美元,还为“圣城旅”增拨了同等金额的资金。“圣城旅”作为革命卫队的主要远征力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议案还将美国军方、安全部门及其相关官员列入黑名单,禁止他们进入伊朗领土,原因是他们为恐怖组织提供资金、情报等支持。与美国有来往的伊朗反对派组织的相关人员也被列入了黑名单。伊朗议会议长阿里·拉里贾尼表示,这只是伊朗反击美国在本地区冒险行为的第一步。
关于美国对伊朗的极限制裁,如果持续时间不长,对伊朗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但如果美国决定长时间实施极限制裁,可能会导致伊朗市场瘫痪,甚至可能使伊朗退出国际舞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伊朗革命军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加大对伊朗石油和金融的管制,试图逼迫其在核问题上妥协。伊朗也在积极应对美国的制裁,争取得到中东国家支持,并展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威胁。尽管美国当前不会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但如果事态严重,伊朗将采取强硬措施。
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是出于多种原因的决策。遏制伊朗崛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刺激油价上涨以及以色列的绑架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要考量。这一决策是战略短视的,可能会使美国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朗普宣布退出协议后,国际社会也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据英国《卫报》报道,伊朗总统哈鲁尼在最近的声明中,对于当前与多国之间的协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从现在开始,这是我们与五个国家之间的协议。我们必须等待,看看其他国家如何回应……如果最终我们与这五个国家达成合作,我们将能够保留我们所希望的,尽管以色列和美国反对,这个协议仍然可以生效。”哈鲁尼总统的这番言论充满了外交辞令,既表达了对协议的重视,也透露出对合作的期待。
扩展而言,特朗普针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强硬政策。早在2017年,特朗普总统签署命令,要求国务院暂停向包括伊朗在内的七个国家发放签证。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伊朗的反击,伊朗宣布将在财务交易中弃用美元,力图打击美元霸权。随后,伊朗因试射导弹而受到美国制裁。至今,特朗普对伊朗的制裁愈发严厉,尽管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伊朗与“9·11事件”有关联,但仍被要求赔付巨额资金。
最近,关于伊朗向特朗普等30多人发出逮捕令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伊朗司法机构就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遇袭事件,向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人士发出逮捕令,并请求国际刑警组织提供协助。对此,美国伊朗事务特别代表胡克并不以为然,而国际刑警组织则表示暂不考虑伊朗的请求。这一事件背后涉及的是苏莱曼尼遇袭事件的争议以及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苏莱曼尼作为伊朗的重要军事人物,他的死亡在中东地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伊朗方面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对美国发出强硬警告。与此关于苏莱曼尼的简介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集军事、外交、情报等大权于一身,曾在伊拉克境内指挥反美战,并涉嫌暗杀沙特驻美大使,被认为是操纵中东局势的重要人物之一。
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两国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不断。无论是签证禁令、美元弃用、导弹制裁还是最近的逮捕令事件,都显示出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外交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对话与合作,缓解紧张局势,实现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