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全诗是(10分钟《古诗课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小时候,我对月亮一无所知,将其误认为是白玉盘,闪耀着神秘的光芒。那月亮,似乎是从遥远的瑶台上飞来的明镜,高悬在青云之上。我想,那月亮上的仙人是否正垂足凝望我们?桂树为何如此繁茂?白兔在捣药,究竟是为了谁?
回忆起暑假在外婆家的日子,每当夜幕降临,全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仰望星空,总会聊起那些关于月亮的奇妙故事。一次夜走山间,山路两旁是漆黑的山峦,但天空中繁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这些星星汇聚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
当人们提起“凡尔赛”,总会想到李白的这首诗。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凡尔赛鼻祖,通过儿童纯真的视角,隐晦地展现了诗人的家境之优越。诗中充满想象与神话色彩,展现了李白的浪漫情怀。
这首诗是乐府诗的古诗风格,“朗月行”是乐府古题。李白在这首诗前加上“古”,表明其拟古诗的风格,模仿古人的形式和风格。诗的后半部分加入了成人的悲愤情绪,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描绘的月亮充满诗意和仙气,如同白玉盘、瑶台镜般晶莹剔透。月亮里的仙人、桂树、玉兔等神话元素,为诗歌增添了神秘和韵味。古人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常常被诗人在诗歌中用作典故,使诗歌更加含蓄典雅。
如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便打破了咏月的成规,采用问句形式,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其中的“飞镜无根谁系”便是借用了李白的“又疑瑶台镜”。
《古朗月行》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想象和神话色彩,展现了月亮的神秘和美丽。诗人的笔触下,月亮不仅是天空中的一颗明珠,更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之门。每一次读到这首诗,都会被其深深吸引,感受到那份对月亮的无限遐想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