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婚姻(当婚姻遭遇冷暴力!亲密的枕边人变
本报记者刘伟报道
冷暴力,一个在亲密关系中常常被忽视的现象,却在无形中给受害者带来深深的伤害。心理咨询师邴舜鑫近日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为我们深入了冷暴力的内涵、特征以及应对策略。
邴舜鑫解释道,冷暴力并非简单的言语冷漠或无视,而是一种精神暴力形式。其特点在于通过冷漠、轻视、放任或疏远的方式,对伴侣表现出一种非语言的暴力。这种暴力形式虽然不见血也不见伤,但其伤害性却十分巨大。
在采访中,邴舜鑫分享了两个真实的案例。李红的丈夫张华,在生活中对李红不闻不问,对她购买的菜视而不见,只为自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这种冷漠的态度让李红感到被忽视和孤立,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另一个案例中的赵俊,因工作原因与一位年轻女性产生感情,为了离婚而对妻子实施冷暴力,不再与她沟通,甚至搬到另一个房间居住。这种冷漠的态度让妻子孙珂感到绝望,最终选择了离婚。
电影《无问西东》中的情节也展示了冷暴力的危害。许伯常因悔婚而对妻子刘淑芬表现出冷漠和蔑视,虽然没有任何肢体上的冲突,但刘淑芬却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些案例都表明,冷暴力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冷漠和蔑视彻底摧毁当事人的自我价值感,让被冷暴力者觉得活着毫无意义。
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邴舜鑫建议受害者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读懂冷暴力背后的真正含义。她强调,被冷暴力只是一个信号,提醒受害者两人的关系已经产生了变化。受害者不需要去指责对方为什么使用冷暴力,因为指责不能改变现状。相反,受害者应该冷静应对,学习如何认识自己和对方,找到应对关系变化的方法。如果改变后对方依然冷漠,那么就应该考虑及时止损,结束这段关系。
邴舜鑫还强调自我感受的重要性,这关系到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自我价值的评判和自尊的稳定性。如果和一个人相处让你感到不舒适、不愉快,那么你需要及时作出离开对方的决定。她呼吁受害者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做出决策,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冷暴力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暴力,其伤害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冷暴力的特征,理解其背后的真正含义,并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要学会读懂对方的行为和语言,及时沟通,避免让冷暴力破坏我们的关系。邴舜鑫谈面对问题时的态度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与挑战时,邴舜鑫给出了他的见解:理性面对,换位思考,冷静处理,然后释怀,让自己从中成长。他深知,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一些困境,如何处理这些困扰,关乎着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当我们谈及冷暴力的危害时,邴舜鑫以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为例为我们揭示了冷暴力的可怕之处。
实验分为两批志愿者,他们的实验时长相同,但环境截然不同。第一批志愿者无论做什么,都能得到周围人的回应,这些回应或许是建议、谈心、闲聊八卦,或是善意的批评等。他们始终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而第二批志愿者的经历则截然不同,他们无论尝试讲笑话、唱歌,还是鼓起勇气融入人群、试图加入谈话,都得不到周围人的理睬。这样的情况持续几天后,第二批志愿者的情绪越来越低落。他们最初的自信逐渐瓦解,变得自卑;曾经的意气风发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垂头丧气。
实验结束时,第二批志愿者在满分为10分的评价指数上进行自我评价,平均分仅为2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给自己打的是负分。这就是冷暴力的魔力,它能让一个人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摧残的深渊,无法自拔。被冷暴力伤害的人,会深感自己的失败和悲哀。
从心理层面来说,人类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被抛弃,最可怕的状态是心生绝望。而冷暴力恰恰能引发人的这种被抛弃感和绝望感。它像一把无形的剑,刺痛人的心灵,让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挣扎。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冷暴力的危害,避免用这种方式去伤害他人,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冷暴力的伤害。
在面对冷暴力时,我们要学会识别、勇敢面对并寻求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信和生活的色彩。正如邴舜鑫所言,理性面对,换位思考,冷静处理,然后释怀,让自己成长。面对冷暴力,我们不应沉溺于痛苦和绝望,而应勇敢地面对、理智地解决并努力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