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是哪个国家的原住民(犹太人迁徙远东——
斯大林当年为什么要把犹太人迁徙到远东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对于犹太人的政策是多层次的,包括对犹太人问题的解决和对犹太自治区的。关于斯大林为什么要把犹太人迁徙到远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苏联认同各地区各民族的政治自决权,提倡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与苏联的布尔什维克的政治理念形成了竞争。许多犹太人在犹太复国主义的号召下离开了苏联,前往巴勒斯坦。为了留住这些犹太人,解决“犹太人问题”,斯大林按照“无产阶级”思想,于1918年组建了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犹太司,专门处理犹太人就业问题,并组织了犹太农业社,从美国和西欧的犹太组织那里获得投资。
随着犹太定居点的增多,犹太人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许多犹太人不看好与当地原住民的邻里关系,这也使得苏联在处理犹太人问题时面临诸多困难。将犹太人迁徙到相对独立的区域,成为考虑的一个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苏联历史上第一个犹太民族区在乌克兰成立。由于当地人对犹太人的历史仇恨,这种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考虑到上述因素,苏联提出了将犹太人迁徙到远东的计划。早在1924年,苏联就计划对阿穆尔河沿岸地区进行综合开发。这一计划得到了国外犹太组织的援助,特别是美国犹太人土地规划援助组织的大力支持。从1928年到1934年,该组织向犹太自治区的捐款高达2.5亿美元。该组织还向打算前往远东进行垦殖的犹太人赠送了大量种子和农机具。这一计划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在权力斗争中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后,希望借助犹太人的力量开发远东地区。远东地区相对独立且人口较少,这也为犹太人的迁徙提供了可能。
斯大林将犹太人迁徙到远东的决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决策既体现了苏联对犹太人问题的思考和处理策略的转变,也反映了当时国际政治和民族关系的复杂背景。尽管最初开发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许多定居者失望而归,但到了1935年,当地人口已增至6.15万。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垦区的持续发展更多地吸引了全苏联其他民族的参与,而非仅仅是犹太人。在这6.15万人口中,犹太人仅占22.8%,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太人在当地的人口比例还在不断下降。
深入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苏联犹太人自治区的建立,是苏共民族政策的直接体现。这一政策的实施,为犹太人自治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西方的相关宣传活动也为苏联领导层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还因为犹太人的游说,为苏联经济吸引了更多的外国贷款。
斯大林在远东组织犹太自治区的决策,其实是为了实现两个重要的目标。他希望通过此举避免在乌克兰或克里米亚建立犹太共和国可能引发的反犹太主义问题。斯大林希望通过犹太人在远东地区的开荒示范,以及在从前荒无人烟的边疆地区创建犹太示范垦区,向全世界展示“苏联解决犹太人问题的能力”。
这一决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苏联对民族问题的重视,也展现了其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犹太人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垦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为苏联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解决全球范围内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