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焦大卡(0糖不等于无糖!都跟你说了多少遍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越来越关注其营养成分。每次拿起食品包装,他们都会仔细研究营养成分表,食品中的能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不少食品企业开始在营养成分上展开竞争,其中糖和饱和脂肪的标识成为了竞争的焦点。
对于市场上的“0糖、0脂、0卡”的产品,消费者常常会产生疑惑:这些食品真的完全没有这些成分吗?以一款热门的“三个0”饮料为例,虽然标注为无糖、无脂、无卡,但实际上按照现行标准,只要每100毫升饮料中的能量小于等于17千焦,就可以称之为“0卡”。这意味着一瓶近500毫升的饮料理论上可能含有20千卡的热量,仍然不属于无热量饮品。同样,虽然饮料标注为无糖,但实际上可能只是没有蔗糖,而是使用了甜味剂。这种饮料反而可能增加大脑对真糖的渴望,让人产生饥饿感,对减肥并不利。
针对这些疑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李宁进行了详细解释。李宁指出,食品营养标签的主要作用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中的营养信息。我们购买的预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会告诉我们每种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营养素参考值(NRV),它表示的是该食品中某种营养素占每人每天需要量的百分比。比如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11%,这意味着摄入100克这种食品的蛋白质只满足了每人每天需要量的11%,仍需从其他食物中摄入更多。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拟增加对糖和饱和脂肪的强制性标识要求。这意味着今后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将会有更严格的标准和更全面的内容。李宁表示,新标准将在现行基础上增加对饱和脂肪和糖的强制性标识,消费者通过查看标签即可了解食品中的油、盐、糖等营养信息。新标准还鼓励在食品包装的正面以文字或图案形式进行补充说明,使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预包装食品的营养特性。
专家提醒,在修订标准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和监管,对于乱标、错标产品成分的企业要严厉处罚,并责令改正。加强消费者的营养学知识教育也是必要的。李宁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或点餐时,一定要养成看标签的习惯,了解食品中的营养特性,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对于消费者来说,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在购买食品时,不仅要关注食品的味道和口感,还要学会看营养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针对特殊健康需求的消费者,关注食品标签上的关键信息至关重要。对于血压偏高的消费者来说,钠含量标识无疑是他们决策购买的关键依据。他们深知钠摄入过多与高血压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在选购食品时会更加留意钠的含量,以确保饮食的健康与安全。在选择食品时,他们会仔细查看包装上的钠含量标识,并将其作为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血糖高的消费者而言,糖含量标识则是他们密切关注的重点。他们深知糖分摄入与血糖波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在选购食品时会更加注重糖含量的信息。在浏览货架上的食品时,他们会仔细比对不同产品的糖含量,并选择糖分含量较低、对血糖控制更有利的产品。
而对于那些希望控制体重的消费者来说,能量标识无疑是他们的关注焦点。他们明白能量的摄入与体重管理之间的直接关联,因此在选购食品时会更加注重能量的摄入量。在选择零食或主食时,他们会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能量标识,以确保所摄入的能量不会超出他们的日常需求。他们会选择那些低能量、高营养的食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体重。
这些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都会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密切关注相关的标识信息。这些标识信息为他们提供了决策依据,帮助他们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食品。这也体现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追求,他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与健康,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食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也应该重视这些标识信息,确保产品的健康与安全。他们应该为消费者提供准确、清晰的标识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他们还应该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康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关注食品标签上的关键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密切关注相关的标识信息,以确保选购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食品。而食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也应该重视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准确、清晰的标识信息,并推出更多健康、安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