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体育好吗(乔丹体育怎么就成了群嘲对象
王杰与篮球传奇乔丹的商业传奇故事
提到乔丹,篮球迷们自然会想到美国的篮球巨星Michael Jordan。乔丹在体育竞技领域的辉煌成就不仅为他赢得了全球球迷的爱戴,同时也使他在商业领域大放异彩。而在遥远的东方,乔丹的名字和一家中国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那就是乔丹体育。
故事始于1985年,那时的耐克还是一家小厂商,但它们看到了篮球新秀乔丹的巨大潜力,并签约了他。紧接着,耐克推出了以乔丹名字命名的篮球鞋系列——Air Jordan。乔丹的火爆表现与耐克鞋的完美结合,迅速推动了耐克在体育用品行业的崛起。这一成功故事不仅教会了其他经营者球星在品牌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后来的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带来了一股新的风潮。
时间来到2000年,当球迷们还在怀念篮球场上的“乔帮主”时,福建的一家企业却悄然更名,从“晋江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变为“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初创企业迅速抓住了市场的关键,通过采用“乔丹”这一响亮的名字来迅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乔丹体育凭借品牌的影响力、质优价廉的产品迅速占领了二、三线城市的体育用品市场。正当乔丹体育在市场的光环下高歌猛进,准备上市之时,争议也随之而来。
美国篮球巨星Michael Jordan一纸诉状将乔丹体育告上法庭,指控其侵犯商标权和姓名权。这场诉讼不仅中断了乔丹体育的上市进程,还在随后的7年里持续发酵,使得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乔丹体育与迈克尔·乔丹并无关联。虽然乔丹体育最终保住了大部分与乔丹相关的商标,但案件的曝光率使得其之前通过大量宣传塑造的产品形象瞬间崩塌,被消费者扣上了山寨的帽子。
尽管乔丹体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宣传方面的投入以及产品的高质量,但使用“乔丹”这一名字对其发展确实起到了助推作用。从2007年开始,乔丹体育陆续赞助各大赛事、为体育代表团提供装备,并与赛事转播方建立合作关系。其产品质量也赢得了多项荣誉。
与其他山寨品牌相比,乔丹体育的经营策略有其独特之处。尽管其出身带有山寨基因,但乔丹体育的经营却遵循开创品牌的路数。无奈的是,公众依然将其与一些不入流的品牌一起作为嘲弄的对象,这无疑降低了其品牌的吸引力,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品牌是经营者商誉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商誉能帮助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消费升级的提速,消费者对品质的消费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影响力也愈发重要。对于乔丹体育来说,其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继续使用乔丹品牌则面临发展瓶颈,难以摆脱山寨基因的影响;但若放弃则意味着放弃近20年的品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乔丹体育最近的举动表明了其摆脱山寨形象的决心。未来如何平衡品牌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如何重塑品牌形象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将是乔丹体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媒体的热议中,乔丹体育正在经历一场品牌重塑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名称和标识的翻新,更是对品牌灵魂的挖掘和重塑。
醒目的“乔丹体育”字样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国际化的“QDSPORTS”或是深入人心的口号“BEYOND YOURSELF”。这一变革,无疑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彰显了其决心与野心。产品的标识也从人们熟悉的飞人形象转变为“BUN”、“TEAM”、“SHOT”、“YOUTH”,这些新的元素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乔丹体育的全新故事。
品牌名称和标识的变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投入巨额的经营成本,还可能使品牌失去多年积累的忠实客户。联想公司曾经的更名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确保更名成功,他们聘请了众多专业公司,从设计、咨询到宣传等多个领域进行全面布局,最终成功将LEGEND的商誉平稳过渡至Lenovo。
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这个时代,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依靠诚实经营和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真正建立起受人尊敬的品牌。山寨文化虽然看似抄了近路,但实则是一种短视行为,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发展。正如毒树之花,难以结出健康的果实,山寨终将成为品牌成功的绊脚石。
乔丹体育当前的发展烦恼在我国并非个例。让我们共同期待,乔丹体育在痛定思痛后的更名策略能够成功,帮助其彻底摆脱山寨的阴影,为其他山寨企业提供成功的转型范例。这一变革不仅是乔丹体育自身的挑战与机遇,也是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对于品牌建设认知的深化与反思。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时刻,一个关于勇气、决心和梦想的故事,正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
(作者王杰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期编辑: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