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肉多反而瘦了(吃对肉反而会更瘦?听听
肉类在减肥期间的定位常常被人们误解,许多人将其视为禁忌食物,担心食用后会导致体重增加。实际上,正确选择肉类并适量摄入,不仅不会导致体重上升,反而有助于减肥,甚至有时可以比平时稍微多吃一点。
我们所指的肉类,主要是“瘦肉”,即脂肪含量低于10%的肉类。为何瘦肉在减肥期间能发挥积极作用呢?
瘦肉的“食物热效应”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在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中,人体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来应对瘦肉。特别是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尤为突出,可以达到产能的20%-30%。相比之下,脂肪的食物热效应较低,仅为产能的5%以内。摄入瘦肉时,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实际“入账”的能量反而减少。蛋白质的饱腹感较强,有助于控制饮食。
瘦肉富含蛋白质,对于形成肌肉至关重要。蛋白质与肌肉质量直接相关。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身体出现“负氮平衡”,基础代谢率下降,形成“易胖难瘦”的体质。在减肥期间补充蛋白质至关重要。
瘦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素有助于燃烧热量。减肥期间,维生素的消耗量会增加,矿物质也容易流失,因此需要额外补充。例如,维生素B1对于分解体内的脂肪至关重要。
那么,哪些肉类是减肥期的首选呢?脂肪含量低于10%的肉类包括猪里脊、瘦牛肉、鸡胸肉以及大多数鱼虾等。在烹调方法上,建议选择蒸、煮、炖等少油的健康方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成人每天应摄入畜禽肉和鱼虾水产分别为40-75克,总量约为2-3两。
正确选择肉类并适量摄入,不仅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反而有助于减肥。在减肥期间,应选择瘦肉作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同时注意烹调方法和摄入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任何关于健康和营养的疑问或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