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世界杯不能回放了(优酷抢下了世界杯直播权
从1978年的第11届世界杯至今,央视的转播历史见证了中国世界杯观看体验的巨大变迁。一直独揽大局的央视,似乎在这一次,打破了传统格局。深入研究背后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不仅仅是版权收益的问题,更多的是策略与未来的考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媒体巨头央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面对时代大潮,央视摒弃了单一、传统的遏制方式,选择了与新媒体合作的策略。这种顺势而为的做法,既满足了国内观众的需求,也为自身赢得了相应的利益。
当我们深入这次合作对象的选择时,发现腾讯体育与PP体育无疑是央视的强劲对手。两者在体育版权市场上与央视的竞争异常激烈。优酷的出现似乎为央视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作为新生力量进军体育行业的优酷,短时间内不会对央视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时拥有庞大的用户与市场,完全符合央视对新媒体合作对象的要求。
业内分析认为,央视在临近世界杯开赛之际才选择分销播放权,是一种权宜之举。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广告方面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多收益。而央视的这波策略被业内人士称为饥饿营销,即使分销,其价码也并未出现滑坡。不仅如此,有消息透露,央视通过此次策略获得了显著的收益。
在这背后,广电总局的规定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开始质疑是否还能在优酷和咪咕观看世界杯直播。事实上,广电总局的文件主要是为了保护央视在电视转播上的垄断地位,对优酷的直播世界杯赛事并没有影响,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优酷的权益。
阿里体育通过优酷拿下此次世界杯直播权,不仅仅是为了短期收益,更是对整个体育行业的一次布局。电商与体育的结合,阿里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撬动整个体育行业,实现电商与体育的完美结合。在此次俄罗斯世界杯直播权的争夺中,即便是胜券在握的PP体育和腾讯体育也只能黯然退场,而优酷的逆袭绝杀无疑为阿里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央视背后的“放权”策略不仅仅是版权收益的考量,更多的是对未来发展的洞察。与新媒体的合作、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以及对时机的把握,都是这一策略成功的重要因素。而阿里体育通过优酷的成功逆袭,也为整个体育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虽然阿里体育尚未透露后续的具体计划,但世界杯绝不是其在体育领域的一次偶然尝试,而是其布局的开端。
4月3日,阿里体育完成了超过1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其估值已经攀升至超过80亿人民币。这次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而太平保险等知名机构也纷纷跟投。资金到位后,阿里体育迅速行动,全资收购了互联网运动品牌乐动力,这是阿里体育的首笔全资并购案,但具体的收购金额仍被官方列为机密。
面对腾讯体育与苏宁旗下的PP体育这两大巨头,阿里体育决心利用其电商优势,打造“电商+体育”的全新模式切入体育市场。腾讯集团凭借其社交平台的影响力,推动了腾讯体育的快速发展,而阿里巴巴凭借其电商领域的领导地位,借助优酷获得了世界杯直播权。淘宝、天猫、支付宝以及饿了么等阿里巴巴的子生态都将围绕优酷展开世界杯相关活动。通过这种方式,阿里旗下的多个子生态相互连接,为阿里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苏宁同样具有电商背景,近年来也在体育赛事版权方面投入巨大,收购了海外俱乐部,并将PPTV聚力视频作为其核心体育平台。这与阿里旗下的优酷和阿里体育的战略布局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与此苏宁体育旗下的PP体育在5月25日宣布与新华社展开合作,涉及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的资讯、内容、短视频以及跨界等多个方面。而苏宁体育也被传出正在筹备A轮融资,金额高达6亿美元,估值超过百亿人民币。他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用户圈层并更多商业模式,计划在2018年实现300万付费用户的规模。
相较于已经在体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其他巨头,阿里体育仍在努力追赶。尽管借助优酷成功进军体育内容领域,但面对日益饱和的市场环境,阿里体育的发展压力日益增大。留给阿里体育的时间不多了,它必须加快步伐以缩短与其他先行者的差距。想要在体育市场中站稳脚跟,阿里体育仍需不断和创新。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阿里体育及其他娱乐产业的动态吗?那就赶快订阅“首席娱乐官”吧,点下关注,让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