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庭是什么意思(八角凳、镰头、一封家书、
在登封市启母路三巷,有一个特别的家庭,69岁的退休***王春玉的家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个大家庭中,争坐一只陈旧的小八角凳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传统。这只小凳子,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光荣凳”,代表着荣誉和骄傲。在这个大家庭里,谁坐上这只凳子,就意味着他是家族的骄傲。这个家庭不仅人数众多,共有57口人,而且党员比例极高,共有28名员,成为当地的红色家庭。
王春玉介绍,这个传统始于每年春节的发奖仪式。在过去的一年中,凡是家族成员在单位和学校被评为先进、三好学生或者取得优异成绩的人,都有机会在仪式上获得表彰并坐上“光荣凳”。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许多家族成员无法回家团聚,但即使人数减少,发奖仪式和坐“光荣凳”的传统依然被保留下来。
在这个大家庭中,争夺坐“光荣凳”的机会成为了家族成员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源泉。每一位成员都骄傲地向大家分享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和荣誉。从优秀学生到刚刚转为正式党员的教师,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荣誉。这种家族荣誉感的传承,使得这个家庭成为了当地的楷模。
关于“光荣凳”的来历,王春玉介绍,这只凳子原本是他们母亲用来惩戒犯错误的孩子们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父亲觉得这个凳子应该用来表彰表现优秀的孩子们,于是将其改为了“光荣凳”。这个凳子成为了家族传统的象征,也成为了他们家族传承的传家宝。
这个家庭的红色基因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王春玉的大爷和四爷曾经是全国第19个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成员,为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春玉的父亲自小接受红色教育,在上学期间就利用演戏方式进行抗日宣传,并在1956年加入了中国。退休后依然积极发挥余热,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红色传统和家族荣誉感深深地影响着王春玉和他的家人们。
王春玉家的二楼是他们的“家庭临时党支部”,摆放着他们全家28名党员的“党员先锋岗”旗标。每当家中有人新入党时,他们就会在这里新增一面旗标。这个家庭的党员比例之高,令人敬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荣誉证明了家族的骄傲和传统。在这个家庭中,红色传统和家族荣誉感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传承。这种传承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将一直激励着他们家族成员们不断前进、不断进步。在王春玉的家庭中,有一条深深的红色脉络,贯穿几代人的岁月。父亲从小就对他们兄弟姊妹寄予厚望,不仅要求他们必须拿到毕业证,还要获得党费证。这位老党员通过家庭聚会的形武,传承了红色基因,甚至在去世后仍影响着整个家庭。
作为家中的长子,王春玉在父亲去世后主动担当起继续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他定期召集家人上党课,甚至在家庭聚会时也会进行党的知识学习教育。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王春玉表示要带领全家更深入地学习党课,这不仅是他们家的传统,更是对党的忠诚和感恩之情的体现。
王春玉家的传家宝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从爷爷留下的抗日时期的镰刀头,到父亲传给他的钥匙串,再到父亲留下的所有积蓄,这些传家宝都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情感。而父亲的日记和写给王春玉的第一封信,更是家族的精神支柱,被永久保存下来。
除此之外,王春玉家还办起了员家庭日记馆,他亲任馆长,馆内收藏了各种日记档案近500卷。这一习惯始于王春玉的父亲,他自参加工作起就开始写日记,记录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点点滴滴。王春玉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参加工作之日起也开始记日记,并坚持近49年。
这个家庭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典范,更是珍视家族历史的典范。他们的家庭日记馆记载了全家69年的生活点滴,这些珍贵的日记和信件都是家族的宝藏,也是他们家族情感的纽带。在这个家庭中,无论是党员还是家人,都深深地热爱着党,感恩着党的培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红色基因,让家族的历史成为永恒的财富。
在这个家庭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对家族历史的珍视和对党的忠诚之情的体现。这种情感是无比珍贵的,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正如王春玉所说,“家庭党课”是他们家传承红色基因的真实体现,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情感和精神,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种力量。从退居二线到“日记文化研创基地”:王春玉的非凡人生之旅
2006年,王春玉在二线岗位上退下来后,并未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相反,他被组织安排到了市“一迎三创”办公室及其他重要机构协助工作。即便退休,他依然坚持学习,日复一日地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自2013年以来,王春玉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被多个单位和学校聘为道德、法制宣传员。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种法制和孝道讲座中,他的声音和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他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他被多个村委聘为“荣誉市民”,还多次被评为郑州市和登封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
王春玉的妻子赵占芳是他的得力助手,她的日记里记录着健康知识、歌词戏词等,这些不仅是她学习的成果,更是对家庭、对丈夫工作的支持。在王家,记日记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受到了全家人的欢迎和坚持。
王春玉的大哥身份让他在家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他的影响下,姊妹们都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他的妹妹王春香受到大哥的启发,不仅自己坚持写日记,还在疫情期间写下全家的防疫抗疫日记。这样的家庭氛围,让王家学习之风越来越浓,下一代子孙们也都纷纷加入到记日记的行列中来。
更令人称道的是,王春玉家被誉为中国员日记博物馆日记文化研创基地。这得益于他父亲和岳父的日记被活动组委会采纳,更得益于王春玉本人通过记日记提高党性觉悟,传承家风家教所做的努力。王家的日记博物馆不同于其他博物馆,它更多的是记录全家人为家尽孝、为国尽忠的日常生活,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王春玉通过记日记、整理并展示家庭成员的日记,记录自己的思想历程,传承家风家教。他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他和他的家庭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全国第十二届五好家庭、河南省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等。
王春玉的人生之旅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家庭的成长史。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家人,用家风影响着社会。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退休,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即使平凡,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的榜样。他的非凡人生之旅,将激励更多的人勇往直前,追求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