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棚是什么意思(极目锐评|满屏都是我EMO了
极目新闻特约评论员 吴双建
如今,网络流行语瞬息万变,“破防”的热度还未完全消散,“emo”便已悄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不再只是简单的交流,它更多地承载了一种情绪表达:颓废、失落、郁闷。专家指出,网友对“emo”的热衷,其实是一种寻找情绪共鸣的心理需求。负面情绪同样具有传染性,对此,我们仍需谨慎对待。
“四六级考试未过,我emo了。”“加班无休止,我emo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今常常被网友们以“我emo了”的形式来表达。这种表达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人们在朋友圈中分享,以求得朋友的理解和安慰。这种表达方式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暗示呢?
正如“躺平”一词,虽然表达了部分人的心态,但过度沉迷其中,可能会让人陷入更深的困境。有些人为了不掉队,刻意模仿这种表达方式,却可能真的被其影响,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
“我emo了”的流行,确实会形成一种情绪传染。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错过公交车、忘记钥匙、工作不顺等,都可能成为触发“emo”情绪的。长期沉浸在这种情绪中,会让人觉得自己总是与不幸相伴,久而久之,心灵也会变得疲惫不堪。而被这种情绪影响的人,可能会产生“我也是这样”的感觉,从而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这种负面情绪更容易传播。如果我们的视野中充斥着这些“不稳定的情绪”,谁都无法幸免于被其影响。我们需要保持心灵的阳光,让正面情绪引导我们的生活。释放和排遣负面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运动、散步、唱歌、聊天等,何不一试?
作为流行语,“我emo了”终会过时。但其留下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呼吁大家尽早摒弃这个口头禅。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积极的事物上,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养。
欢迎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获取更多精彩资讯。我们提供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期待您的参与和线索提供。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