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的人(花甲、古稀、耄耋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了对年龄的独特称谓。让我们一同这些与年龄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其中的历史韵味。
花甲,这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词汇。当说到一个人已经步入六十岁,我们便会用花甲来形容。这与我国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紧密相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形成六十个单位,每一个单位代表一年。六十年周而复始,形成一个美妙的循环,故称为“六十花甲子”。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便有这样的对话:“老者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可见,花甲这一称谓在古人心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提及古稀之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七十岁。这一称谓源自杜甫的《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见,在古代,人们能活到七十岁实属不易,因此用古稀之年来形容,充满了对长寿的向往和尊重。
耄耋之年,则是用来形容八十至九十岁的老人。在古代的礼仪之书《礼记·曲礼上》中,有“八十、九十曰耄”的记载。而耋则是指七十、八十岁的老人。如今,人们习惯上将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用“耄耋之年”来借指七十至九十岁的老人,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祝福。
而期颐之年,则是指人活到一百岁。在《礼记·曲礼上》中,有“百岁曰期颐”的说法。这里的期颐有圆满之意,意味着人活到百岁已经完成了生命的周期。期颐之年是对百岁老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除了这些与年龄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外,微信公众号“传统文化那些事儿”还为您带来丰富的文化盛宴。这个微信排名第一的文化类自媒体公众号,每天与您趣聊历史、中医养生等传统文化知识,偶尔还会为您带来“重口味”的内容。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更多的历史典故和养生之道。微信号:chuantongwh,期待您的关注。让我们一起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感受其中的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