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怎么死的(张飞到底是怎么死的?三大疑点告
解读张飞之死:猛将的悲情落幕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都会被一个英勇的身影所吸引,他就是在当阳桥上独率二十骑兵、据水断桥、大喊“我乃燕人张翼德”的张飞。这位有着“万人敌”之称的猛将,为何会遭遇刺杀呢?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因关羽被杀,刘备出兵伐吴,张飞亦从阆中出兵至江州。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飞却遭到了自己麾下将领张达和范强的。二人砍下张飞的首级,顺江而下投奔了孙权。
那么,身为大将的张飞难道没有亲卫保护吗?在沙场历练多年的他,难道不警觉吗?张达和范强是如何突破军营、顺江而下投奔孙权的?这一切的疑点都让我们对张飞的死因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他的死似乎并非简单,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
我们来分析的第一个理论。张飞作为与关羽齐名的大将,在蜀汉东征序列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尤其是关羽死亡后,黄忠病逝,马超病重,赵云被限令断后,张飞成为东征军中唯一的虎将。其麾下的兵团也是刘备军团中最精锐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张飞的生死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着看第二个理论,关于张飞的亲兵何在。作为大将的张飞自然有亲卫负责保护他的安全。这些亲卫平时负责警戒、传讯等任务,战时则随将领冲锋陷阵。张达和范强是如何摆脱张飞的亲卫进行刺杀的呢?显然,他们是经过精心策划,调开了张飞的亲卫,进而行凶。
再来看第三个理论,关于张达和范强的身份。他们刺杀张飞后,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了孙权。他们为何会知道孙权会接纳他们?难道是事先与孙权有接洽,或者是东吴的?他们是如何躲避追捕,通过沿途哨卡跑到东吴的?这一切都表明他们的行动是有非常详细的安排和接洽人的帮助。
史书上记载,张飞的死是因为他暴而无恩,从不体恤士卒,加上关羽被杀后抑制不住悲痛,整日酗酒,又经常鞭打部下,所以导致被杀。其实,张飞的性格确实如此,经常打骂下级。但如果仅因此而被杀,张飞早就应该遭到报应。为何偏偏要在出师征讨东吴之际被杀呢?可以说,这是张飞被杀的,在恰当的时间点被点燃了。
即使张飞不喝酒、不打人,他也可能会遭遇刺杀。因为关羽死后,有些人已经想要他死了。张飞的死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蜀汉政权内部斗争的必然结果。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张飞的死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张飞的死因并非简单,而是涉及到蜀汉政权内部的复杂斗争和个人的性格缺陷。这位猛将的悲情落幕,让我们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