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奥运会的地点(申奥成功21周年,双奥之
北京冬奥会场馆“冰丝带”,已在今年的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如一幅画卷向世界展示着北京的骄傲。回溯历史,二十一年前的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奥,荣获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那一刻,整个城市沸腾,全国欢腾。而在六年后的2015年7月31日,北京再次创造历史,与张家口共同赢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这座“双奥之城”的辉煌成就,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的见证,更是全球文化交流的象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的院长曲茹教授,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到这座城市的宣传工作中。
在冬奥会期间,当众多研究者聚焦于闭环内的赛场时,曲茹教授和她的团队却主动承担起闭环外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研究工作。长达20天的工作经历让她们深感,历届的奥运会中很少有新闻中心能如此长时间的开放,策划如此多的活动。这里的北京新闻中心已然成为讲述“双奥之城”故事的重要舞台。
对于“双奥之城”的深刻内涵,曲茹教授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双奥之城”的建构不仅对于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塑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圆满结束,北京的“双奥之城”建设并非画上句号,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她认为应该继续发扬这一品牌和文化的影响力,把“双奥之城”作为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符号。
在曲茹教授眼中,“双奥之城”的文化逻辑、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甚至是中国形象的建构已经日臻成熟。奥运精神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双奥之城”无疑是我们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她建议我们应该好好总结其中的经验,为国际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双奥之城”,一座承载着荣耀与梦想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风采。新京报记者王继松编辑肖万里为我们带来这一精彩报道,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