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虽不成功(央视曝光广州队小将留洋失败的原
日前,广州队重新为离队已有半年的年轻小将谭凯元在中超注册,这标志着谭凯元的欧洲留洋梦想破灭。曾经盛传的塞尔维亚超级联赛伏伊伏丁那队的转会事宜最终并未达成。此前,外界普遍认为谭凯元将加盟该队,真相却是他回到了国内赛场。
谭凯元作为中场球员,上赛季代表广州队出场11次,打入三球。他的经纪人在接受《足球之夜》采访时透露,谭凯元的留洋失败源于青训补偿费过高。据悉,伏伊伏丁那队并未愿意支付6万欧元的青训补偿金。
这6万欧元并非广州队要求的转会费,而是按照“中国足协2019版青训补偿机制”规定的金额。谭凯元是以自由球员身份尝试加盟的,俗称“免签”。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球员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例如,国奥队长陈彬彬租借加盟日本丙级联赛后,连续多轮未能进入比赛名单。让国外球队掏钱签约我国球员变得较为困难。更令人瞩目的是,青训补偿费机制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球员的留洋之路。
中国足协的青训补偿机制原本是为了鼓励社会参与足球青训,但现实情况是,由于该机制的规定不切实际,国内俱乐部默认不支付,而国外俱乐部则觉得费用过高不愿签约。这种机制的不合理之处在与现实操作的矛盾中显得尤为突出。像哈兰德这样的球员,其职业生涯产生的青训补偿费远不及中超俱乐部培养一名球员所能获得的费用。刚刚过去的夏季转会窗,我国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花费的转会费也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为租借转会产生的租金。
讽刺的是,国外俱乐部如伏伊伏丁那队必须严格遵守青训补偿机制的规定,这使得我国球员自行留洋的路径受到阻碍。不合理的青训补偿费机制不仅让国内俱乐部和球员失去了应有的回报,也让国外俱乐部对我国球员的价值产生了质疑。中国足球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与足协这些不切实际的决策紧密相连。这一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已迫在眉睫,只有让青训真正得到合理的回报,才能激发更多人对足球的热情和投资,从而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