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体犯规是啥(北京又靠裁判赢了一场?理性讨论
在CBA常规赛第17轮的京沪大战中,北京队以微弱的优势88-87客场获胜,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周前,北京队在主场以林书豪的关键三罚全中险胜深圳。而此次面对上海,北京队又在关键时刻凭借对手的罚球失误获得胜利。
这两场比赛都充满了争议,尤其是北京与深圳的那场赛后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比赛结束后,人们热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裁判的判罚上。其中,马丁对林书豪的三分犯规是否有必要以及林书豪罚球后深圳队是否应有一攻的机会成为了讨论的热点。而北京与上海的这场比赛同样存在争议,赛后的球迷热议不断。
当比赛还剩13.8秒时,深圳队前场控球权增多,罗旭东上篮时遭遇方硕的拉拽。裁判判定方硕犯规,给予罗旭东两次罚球机会。许多球迷认为方硕的犯规动作明显,应该被判定为违体犯规。如果上海队因此获得两罚一掷的机会,比赛的结果或许会有所不同。
今日,CBA裁判办公室发布了官方裁判报告,明确指出方硕对罗旭东的犯规符合违体犯规C2条款的规定。该报告一出,部分球迷认为北京队再次依靠裁判的判罚获得了胜利。也有球迷提到北京与深圳的另一场比赛中的顾全对刘晓宇的违体犯规事件。那场比赛,顾全的犯规被吹罚违体,但深圳队提出申诉后,CBA官方撤销了这次判罚。
对比两起事件,顾全的犯规看起来比方硕的犯规更为严重。那么,为何顾全的违体犯规可以被撤销,而方硕的却被追加为违体犯规呢?裁判报告中C2条款的定义是:当一名队员在尽力抢球或与对方队员争抢时,造成与对方队员过分的身体接触即为违体犯规。那么,顾全那次未碰到球的冲撞刘晓宇和方硕这次拉拽罗旭东都是在争抢过程中的身体接触,究竟哪一次更为过分?违体犯规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这些问题无疑是引发人们思考和讨论的焦点。比赛的结果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比赛过程和规则的公正、公平对待。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场比赛都充满公正和公平,让球迷们真正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