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发黄了还能吃吗(如何辨别被漂白过的白蘑菇
白蘑菇:营养与挑选的双重关注
白蘑菇,一种富含植物纤维的健康食材,对于便秘的朋友来说,堪称良友。在选购白蘑菇时,你是否曾陷入过颜色的误区,认为越白越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如何辨别被漂白过的白蘑菇的真面目!
如何辨别被漂白的白蘑菇?
1. 看颜色:真正的白蘑菇在采摘过程中,其根部容易带上泥土,受伤部位往往会变成褐色。在运输过程中,白蘑菇也难免磕碰,所以它的颜色不会均匀纯白。正常的白蘑菇应是白色或略带灰色。若颜色过于白亮,可能是商贩为了卖相而进行了漂白处理,这时一定要谨慎购买。颜色发黄或发黑的白蘑菇也不宜购买,因为它们可能已经不新鲜或受到污染。
2. 触摸感受:未经漂白处理的白蘑菇表面摸起来会有些发涩、粗糙和干燥。而经过漂白处理的毒白蘑菇则完全不同,它们的表面摸上去会给人一种滑爽、湿润的感觉,并且分量也相对较重。
3. 闻其气味:正常的白蘑菇应有一种纯正的菇香气息。如果有刺鼻的气味,那么很可能是被漂白过的。有酸味、霉味或发臭的白蘑菇也不应购买。
4. 荧光灯检测:部分白蘑菇可能含有荧光增白剂。使用验的紫外线灯在暗处照射,若发现有非常明显的荧光点,那就要小心了。
漂白过的白蘑菇有哪些危害?
部分商家为了让白蘑菇看起来更新鲜白嫩、存放时间更长,可能会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漂白保鲜。这种化学物质对皮肤、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能引起结膜、支气管炎等症状。对于过敏体质或哮喘的人来说,这种刺激可能更加明显。若直接接触,还可能引起灼伤。焦亚硫酸钠摄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不仅会影响钙的吸收,还会破坏B族维生素,导致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毒害肝、肾脏。
在此提醒大家,真正的白蘑菇并非纯白色,而是略带黄色,尤其是伤口处的颜色会更深黄一些。那些颜色鲜亮洁白的白蘑菇虽然受到消费者欢迎,但很可能是经过漂白的毒蘑菇。长期食用这种经过处理的蘑菇,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购买时务必谨慎辨别,确保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