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或不见全文(仓央嘉措·见或不见,都是执念!
最近,仓央嘉措及其作品《见或不见》频频被人提及。常常有人向我探询关于这位神秘人物的故事与诗歌。之前,我原打算日后撰写关于仓央嘉措的文章,但如今看来,是时候提前动笔了。
初次接触仓央嘉措,源于一部名为《凤城飞帅》的小说。小说的后记中提到,书中的男主角原型正是那位没有灵塔的六世——仓央嘉措。自此,我深入了解了这位才情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活佛。
对于《见与不见》这首诗,我并未深入研究,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喜欢。我不解为何如此多的人钟爱这首诗。或许,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里,诗中抛却繁华、真挚的爱情触动了世人的内心。那些真正了解仓央嘉措的人,可能就不会过于热衷于这首诗了。诗中透露的深情与佛法的矛盾,以及身为身份的他所面临的无奈,才是这首诗真正的内涵。
或许,仓央嘉措本就不该出家为僧。命运弄人,他却是佛的弟子。他内心的热情与执着是无法掩盖的。他那一心追寻爱情的决心,就如同阿难化身石桥五百年,经受风吹雨打日晒,只为所爱之人能从此桥上走过。
仓央嘉措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身处深宫之中,思念着曾经相恋的女子,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或许永远也无法再见。清规戒律再严格,也挡不住他心中那火热的激情。青灯古卷的生活,怎能抵挡他对眷念的寂寞?
那些黄昏与情人的秘密相会,那些在黎明大雪中留下的脚印,都成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的见证。最终,那段感情在清规之下结束了,情人被处死,而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最终,那个远方的圣主降罪于他,将他押解京城。在押解途中,那个多情才学的班沙克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二十四载人生。
小说中的拓桑和君玉尚有故事可述,而仓央嘉措呢?他追求的是后世之人的传诵?他的诗成为别人蜜意传情的媒介?还是想赚取史书上的一页?都不是。他渴望的,仅仅是平凡的生活。这平凡却是他永远也无法得到的。他的故事,是一首永恒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