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生猪价格行情(猪价调整信息:跌了!今
今日是11月15日,农历十月十一,周末的喧嚣已过,新的工作日钟声已经敲响。在这个深秋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席卷了东北大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损失。特别是对于那些辛勤的养殖户们来说,暴雪降温的影响可谓是损失惨重。据媒体报道,自辽宁的11月7日至10日的大范围降雪期间,全省竟有高达1.16万个养殖场遭受灾害倒塌,死亡的禽畜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40万头左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亿元。不得不说,这次寒潮降雪对东北的养猪户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场大范围的降雪不仅令人惊叹,其影响更是深远。由于生猪外调短期受阻,屠企收购难度加大,导致市场肥猪供给出现紧张局面。而随着周末消费利好的到来以及南方腌腊消费的增多,白条猪肉销量加快。受限于养殖端的抗价惜售持续运行,屠企为了保障市场肥猪供给,不得不抬高收猪价格。猪价连续两天的行情上涨,甚至一度逼近了9元大关。
正当我们以为新一轮猪价大涨即将来临,猪价是否会突破十元大关时,生猪价格走势却突然发生了变化。随着周末消费利好的消退,市场猪价出现了下跌迹象。大范围的行情震荡回落,给当前的猪价蒙上了一层阴影。明明腌腊消费旺季已经到来,东北肥猪受到如此大的损失,为何猪价却又下跌了呢?
让我们深入一下11月15日的猪价详情。随着周末的结束,连涨两天的猪价迎来了飘绿下跌。根据猪价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调整后的外三元生猪均价已经从昨天的9元/斤降至今天的8.8元/斤,环比昨日下跌0.12元,环比跌幅达到了1.33%。这也意味着猪价最终还是没有稳定在9元大关之上。行情的震荡反复加剧,使得接下来的猪价走势更加难以预测。
从市场反馈的涨跌数据来看,今日猪价总体走势为8涨1平17跌。猪价涨跌互现,跌幅明显增加。其中,猪价上涨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福建、江苏、江西以及湖南、海南、重庆等8个省市,单日涨幅维持在0.05-0.15元/斤之间,行情上涨呈现收窄迹象。
猪价下跌的范围却在不断扩大。其中,猪价下跌的省份达到了17个之多,主要集中在华东大部、华中局部、华北全线、西北、西南大部分地区。就连华南和华中局部也迎来了不同程度的跌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腌腊消费旺季临近时,猪价却不涨反跌呢?
我们真的缺猪吗?从目前的涨跌情况来看,市场肥猪或许存在一定的供给偏紧情况。但市场标猪的供给仍然非常充裕,产能已经恢复且在持续增加。一旦大肥需求出现疲软,屠企就会趁机压价杀跌。这也是导致猪价震荡频繁的主要因素之一。腊肉消费到底有多猛烈?近期猪价的上涨是否因为过高的预期了今年的腊肉消费呢?毕竟在疫情反弹的冲击下餐饮行业受到一定影响商家对于后市消费的预期普遍悲观猪肉采购备货是否也会相对减弱呢?最后屠企频繁压价是不是在为冻肉出货让路?随着猪肉价格的恢复冻肉企业出货迫在眉睫屠企的压价杀跌行为是否是在为冻肉出货而故意为之?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屠企的操作确实高明既清空了冻肉库存又遏制了猪价上涨。这种做法无疑给整个猪肉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保持警惕继续观察市场行情以便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和判断。个人见解:当前猪价下跌的背后,或许与三大因素紧密相关。对于今年腊肉消费的高估,或许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也许真正的腊肉消费高峰尚未来临,市场需求尚未全面释放。也不能排除屠企为了加速冻肉销售,采取压价策略,导致猪价的震荡回调。
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即便屠企操控市场,大势所趋的行情仍难以逆转。毕竟,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猪肉消费旺季的到来将为猪价提供有力支撑。这一阶段的节日效应,往往会带动猪肉需求的增长,对猪价产生一定的稳定作用。春节过后的情况则难以预测,市场将可能面临新的变化。
对于这一现象,我个人的看法是:猪价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屠企策略等。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猪价的走势。
在此,我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共同猪价的未来走势。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今年的腊肉消费是否真的如我们所预期?
2. 屠企的压价策略是否会影响猪价的长期走势?
3. 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是否会出现反弹?
4. 春节过后,猪价又将如何变化?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把握猪价走势,为决策提供参考。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市场变化,不要被短期波动所影响,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