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90年(90年代的NBA是啥样?帕楚利亚在当时都不算
为何老球迷对现代NBA嗤之以鼻,认为如今的比赛精彩程度和对抗性远逊于九十年代的联盟?为何他们如此推崇乔丹,认为他可以登上神坛?这篇文章将尝试为年轻球迷揭示答案。
九十年代的NBA,可谓群雄逐鹿,各领风骚。那个时代的联盟,没有巨星抱团的现象,每支球队都拥有自己全明星级别的球员作为建队核心。用“群星璀璨”来形容毫不夸张。那些能够进入季后赛的球队,如果放在今天,都拥有冲击总冠军的阵容实力。
以91-92赛季为例,那时有巨星威尔金斯和凯文·威利斯的老鹰队,还有大梦奥拉朱旺率领的马赛克队,都曾被挡在季后赛门外。而在95年左右,有实力冲击总决赛的西部球队更是星光熠熠,包括巴克利和凯文·约翰逊率领的太阳,奥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的马赛克队,犹他双煞为首的爵士等。
那个时代的球员竞争尤为激烈。以本赛季的全明星票选为例,唐斯的落选可能让许多人意外,但若放在九十年代,这再正常不过。当时,诸如奥拉朱旺这样的超级巨星,也曾落选最佳阵容和最佳防守阵容。
九十年代的NBA比赛节奏偏慢,以半场阵地进攻为主。那是一个崇尚防守、身体对抗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内线球员与对手上演肉搏战是常态,诸如活塞坏孩子军团和纽约黑帮就是以铁血、强硬和防守著称的球队。若把现在的防守规则放在那个时代,恐怕一场比赛下来,场上球员所剩无几。那个时代的裁判对身体对抗并不敏感,不会频繁吹罚防守犯规。
说起布鲁斯鲍文的防守和帕楚里亚的“脏活”,若放在九十年代的NBA中并不突出。因为当时联盟中比他们更狠、更不择手段的球员比比皆是。更别提那个时代的最大恶棍比尔·兰比尔了。许多人厌恶的贝弗利的防守强度和侵略性,对于九十年代的巨星来说只是常规操作。
当时的联盟虽然拥有乔丹、德雷克斯勒等外线巨星,但规则仍然偏向内线球员。没有防守三秒的规则让内外线球员更重视突破和篮下争夺,这无疑为外线球员突破设置了障碍。这也是为什么三角进攻在当时如此受欢迎,而今天却鲜有人使用的原因。若朋友们看过乔丹时代的比赛录像,会发现当年乔丹得到30分的难度与现役球员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也解释了为何老一代巨星球员对现代NBA的强度不屑一顾,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乔丹在今天,可以轻易得到高分。
九十年代的NBA是一个充满竞争、身体对抗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老球迷对现代NBA的看法并非完全主观偏见,而是对那个时代的深深怀念和对当时比赛的独特理解。乔丹之所以被誉为无可争议的伟大,并非仅仅源于他的两次三连冠和超凡的得分能力。他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崇尚肉搏防守,巨星辈出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充斥着无数防守战术的时代背景下,乔丹面对的不仅仅是球场上的对手,还有诸如乔丹法则等严酷的防守规则。即便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乔丹依然屹立不倒,以其无与伦比的技艺和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巨星球员。
退役后的雷吉·米勒,曾经球员时期目空一切的他,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地承认乔丹的伟大。乔丹就像一位孤胆英雄,在质疑和磨难中不断崛起。面对诸如活塞坏孩子军团这样的强敌,他始终坚韧不拔,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对手。最终,他成功登上了篮球界的巅峰,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神祇。而那些在他脚下失败的球员们,每一位都能代表一个篮球时代的联盟。
这就是真实的九十年代篮球,一个充满巨星、对抗与胜利欲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篮球比赛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进攻,更在于防守。一次精彩的防守大帽,一次球员之间的攻防对抗,都能让球迷热血沸腾。虽然现今的篮球联盟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误区,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篮球比赛是充满防守与对抗的。没有防守和对抗的篮球比赛就像一场双方投篮大赛一样失去了其最根本的魅力。乔丹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崭露头角,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传奇英雄。他不仅代表着篮球的最高荣誉,更代表着一种永不言败、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球迷们为之疯狂,为之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