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再迎重大变革战略(中国足球大改革!中超俱
自2020年以来,中超联赛的16支球队中,上港和泰山俱乐部始终保持着稳健的财政状况,未出现任何财政问题。这得益于其背后的国企实际控制者,他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稳定的运营策略,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而那些曾经效仿恒大的投资模式,依赖老板个人疯狂注资的球队,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随着金元泡沫的破灭,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中国足球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包括俱乐部运营、管理以及营收模式等方面。由于基础薄弱、受众人群有限以及盗版侵权现象严重,中国足球联赛的营收能力十分有限。大部分俱乐部难以通过门票和周边商品售卖获得足够的收入,只能依赖外部注资来维持运营。这种不健康的模式已经被叫停,俱乐部需要寻求新的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改革成为了拯救球队的唯一办法。一些俱乐部如河南嵩山龙门和长春亚泰已经完成了股权改革,虽然他们的成绩可能并不突出,但他们的财政危机却比其他球队轻微。而河北华夏的股权改革虽然持续了好几个月,却进展缓慢。对于大多数手足无措的球队来说,未来的路怎么走需要有关部门的指导。
据上海媒体报道,中超俱乐部的股权改革将遵循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股权占比分配上,国企将占据4成,原大股东占据3成,剩下的3成则将由其他企业持有,这就是所谓的“433模式”。这种改革模式为俱乐部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和稳定性。
这也预示着一些民营企业的退出。广州队、广州城和深圳队的母公司都受到了财政困扰,如果要实行股改,这些民营股东可能会被踢出局。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球队的未来没有希望。在新的股权结构下,他们仍有机会重新崛起。中国足球的未来仍然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对于当地有关部门来说,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推动足球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需要新的投资方和球迷的支持,共同推动中国足球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