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招娣追悼会直播(女排五连冠功臣陈招娣的追悼
她,曾经如铁骨铮铮的“拼命三娘”,驰骋在生活的广阔天地,像一名“独臂将军”,大杀四方。命运却在某个明媚的春天,让她无奈地“倒下”,步入了人生的暮年阶段。
长时间以后,她的女儿回忆起来,依然感到茫然和深深的伤痛。看着母亲遭受病痛的折磨,女儿的心比谁都更痛苦。入院五天的她,病情反复无常,使女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年轻的姑娘不敢在病弱的母亲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担忧和伤感,只能强忍负面情绪,为母亲鼓劲加油。
幸运的是,随着药物的逐步使用,她的状况开始明显稳定下来,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熊熊斗志。事情在3月初再次发生转折,她的病况急转直下,多项指标恶化。女儿甚至愿意承受母亲的病痛,伸出手让母亲咬着,以缓解她的疼痛。
尽管女儿始终相信母亲会坚强挺过来,但母亲似乎真的太累了。她开始长时间陷入昏迷,每次被女儿唤醒后,没过多久就又重新昏睡过去。3月底,情况更加糟糕,母亲几乎片刻都无法保持清醒。一天后,病危通知下达,女儿感到无比的无措和恐慌。
4月1日下午,她再次被推入手术室,女儿在门外焦急地等待。遗憾的是,母亲未能醒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和她最牵挂的人。她就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陈招娣。
送别仪式上,从未掉队的她这一次真的“掉队”了。早上八点半左右,陈招娣的亲属和喜爱她的球迷们纷纷赶到现场。当仪式即将开始时,礼堂外已经聚集了六百余人,其中一半都是前来送别陈招娣的老球迷。他们手持陈招娣的画像,沉默哀伤地等待着,只为再送老大姐一程。
由于陈招娣曾是女排的一员,她的老队友们如郎平、孙晋芳等人在老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共同送上的花球摆在东礼堂的大门外,特别醒目。花球上留有老队友和老教练对陈招娣的寄语:“我们为你感到自豪,永远怀念你。”下方则有一个全体老女排签字的排球,写有日期和落款。
在告别仪式上,老教练袁伟民走在队伍最前列,停留在陈招娣的遗体前向她告别。他说:“别掉队了,都跟上。”陈招娣却永远地“掉队”了。她的老同事陈忠和也出现在告别仪式上,他说自己曾试图去探望陈招娣,却因忙碌而错过与她相见的机会。赖亚文泣不成声地说陈招娣是她最大的榜样,她们会照顾好陈招娣的女儿郭晨。
陈招娣出生于西子湖畔,她的少年时代平淡又平静。中学时期,她逐渐展现出绝佳的运动天赋。一次中学校运会跳高比赛的赛场上,她凭借优秀的弹跳力引起了省队教练的注意。1970年,15岁的陈招娣被选为浙江女排新队员之一,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她的音容笑貌和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次年,陈招娣被选调到北京体育学院进行集训。那里的环境艰苦,无论是生活还是训练条件,都无法与她在浙江省队时相比。初来乍到,陈招娣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反差。
在浙江,每位队员每天的伙食费是1块8,而北京却只有1块。食堂提供的大多是面食和大锅菜,这对于从小生长在江浙的陈招娣来说,饮食习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她尝试去适应,但只能吃下少量的馒头,然后在饥饿中等待下一餐。
一段时间后,陈招娣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症,血色素低于正常值许多。这使得她在训练后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即使是简单的动作,也会让她气喘吁吁。她的训练成绩逐渐下滑,甚至落到了全队的倒数行列。
教练吴中量察觉到了陈招娣的异常,他急忙找她谈话。吴中量没有责备她的低落情绪或训练成绩,而是关心地问她吃饭和休息的情况,以及是否对训练计划有困难。听到这些关心的话语,陈招娣感动得热泪盈眶。吴教练还向她道歉,表示对她的关心不足,并安慰她不要着急,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吴中量教练的行动让陈招娣感到感动和愧疚。他亲自去食堂找负责人,要求给陈招娣加餐补营养。他还针对陈招娣的情况,重新制定了训练计划,调整了训练量。在他的帮助下,陈招娣的精神得到了提振,她重新投入到训练中。
在女排国家队的一个训练日,教练袁伟民问队员们谁愿意加练。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有陈招娣站出来表示愿意再加练一会儿。袁伟民给她指派了起球任务,要她摸到场边的铁丝网再跑回3米线用滚翻的方式救球,如此循环反复,直至完成15个好球。
但陈招娣在接到第9个球时就已经浑身发软,腿脚无力。她心想是自己主动提出加练的,应该已经表现不错了,于是决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袁伟民似乎没有看见她的疲惫,依旧全场随意扔球。陈招娣实在受不了,没有去接第9个球。袁伟民直接扣除她一个“好球”,并给她多加了一个“未完成量”。陈招娣心火上升,准备离开训练场。但袁伟民告诉她如果离开就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陈招娣只好折回场地继续加练。最终她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全部任务。
赛场上的陈招娣,斗志昂扬,比赛结束后,她连颁奖台都艰难攀爬,最终由队友郎平背着回到住所。尽管身体不适,她依然坚持自己的热爱,继续投入到排球事业中。医生曾警告她,如果继续打球,可能会有瘫痪的风险,但她置若罔闻,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她所钟爱的排球。
陈招娣的坚韧与毅力引领着中国女排走向了辉煌。在她的带领下,重组的女排队伍赢得了第三届世界杯的冠军,开启了“五连冠”的黄金时代。她是这一伟大成就的功臣之一,即使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上场。
离开赛场后,陈招娣的人生并未就此停歇。她曾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八一女排队副政委等职务,后出任青年女排队教练和中国女排队教练。即使在罹患癌症、经历两次大手术后,她依然不屈不挠,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她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都充满了坚韧与毅力。
陈招娣虽然身份高贵,但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她主动向他人请教,毫无前辈和将军的架子。即使离开了赛场,她依然关心着中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并着重推广青少年排球。
生活中的陈招娣同样丰富多彩。她喜欢乒乓球,喜欢国画,喜欢韩剧。她的生活充满了爱好和乐趣,她也非常注重身体锻炼,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她喜欢和家人一起散步,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陈招娣的人格魅力让人敬佩。她谦逊、严谨、端庄、大气,像是一位温柔的朋友,用极具人情味的人格魅力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从不轻易服输,永远觉得自己仅仅是个普通人。她的生活和工作都充满了热情和坚韧,让人不得不心生喜爱和敬佩。
陈招娣是一个充满热情、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人。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梦想,坚持努力,永不放弃。她的生活和工作都充满了价值,将永远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