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圣吴道子(吴道子未留真迹,为何仍被尊为画
吴道子:画圣的传奇人生
△(传)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宋摹本)纸本水墨
吴道子,这个名字在画坛上如雷贯耳,被历代尊为“画圣”。生于盛唐的吴道子,约公元680年至759年间,在东京阳翟(今河南禹州)绽放了他的艺术天赋。他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是他的母亲在路上临盆生产,因此得名“吴道子”。
在唐代的典籍里,吴道子被称为吴道玄,这一名字是唐玄宗赐名得来的。到了宋真宗时期,为了表示对赵氏先祖赵玄郎的尊敬,天下的人名、书名、文章中都避讳使用“玄”、“朗”二字。在修撰唐代史书时,吴道玄的名字被改成了吴道子。
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描述了吴道子出神入化的绘画技艺,长安市肆的老百姓都竞相观看他的画作,场面壮观。吴道子的绘画技艺天赋异禀,他在年岁尚幼时便穷尽丹青之妙。
吴道子并非一开始就是画家,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他曾学书法,师从张旭、贺知章。但因学书不成,他转而投入绘画领域,并逐渐掌握了绘画的精髓。
吴道子的艺术风格独特,他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并在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这种着色法被称为“吴装”。后世画家、雕塑家、漆绘匠作们都视他为祖师爷。他的绘画技艺不仅擅长佛道、神鬼、人物,还擅长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
《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的代表作之一,该图场面宏大,细描刚韧,情节生动传神。虽然真迹已不见,但从摹本中仍可见吴道子的高超技艺。
吴道子的名声之所以如此之大,却未见其真迹,原因有三:一是安史之乱期间,皇室的书画大量毁损散失;二是其作品多为佛教题材,在盛唐之后的某些朝代受到打压;三是他的作品大多绘在寺庙宫观的墙壁上,因年久剥落损毁。即使真迹已湮没,通过诸多典籍的记录,吴道子的传奇人生仍然为今人所熟知。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吴道子的画作,都是后人的摹本。就像《兰亭集序》一样,虽然都是摹本,但已经极其珍贵。即使作品真迹已无法得见,吴道子在画坛的传说仍然持续流传,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想进一步了解这位画圣的故事吗?请持续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