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网一线传销
全国打击网络传销与不正当竞争专项行动全面启动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启动了一场名为“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的全国性专项行动。此行动的重点是打击网络上的虚假宣传、流量劫持以及商业诋毁等违法行为,进一步深入净化网络平台环境。
在2024年的全年里,查办的传销直销案件达到了惊人的2982件,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更是高达5165件,同比去年增长了136%。尤其在一些涉及金额超过十亿元的跨境网络大案中,也发现了传销模式的身影。
典型案例与跨区打击展示严峻形势
湖北省襄阳市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跨境大案。该团伙利用传销模式发展代理,短短时间内周流水竟高达18亿元。通过国际间的紧密合作,成功将潜逃境外的主犯引渡回国。而在浙江省长兴县,警方查处了一起隐蔽性极强的传销案件,现场没有传销宣传品,凸显了传销活动的变种和执法难度。
法律判决标准明确传销定罪量刑原则
对于传销刑事案件,通常依据《刑法》中的非法经营罪进行定罪。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量刑分为两档: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3-7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传销的组织者、骨干成员以及涉及大额资金的案件,司法机关持从严态度,主犯可能面临跨境追逃和引渡。
传销模式多样化,公众需提高警惕
当前传销模式不再单一,除了传统的线下传销,还出现了网络化变种、微商传销和虚假理财平台等新型模式。这些新型传销往往要求缴纳“入门费”或购买高价商品,以发展下线为其核心盈利模式,并承诺高额回报但并没有实际产品或服务支撑。
公众应提高警惕,对“低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保持距离,避免参与多层分销活动。一旦发现疑似传销行为,应积极向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系统举报。
(注:内容综合自近年公开案件及司法解释,旨在提高公众对传销活动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