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二脉是什么(长知识!武侠小说里任督二脉到
任督二脉:从武侠小说走进现实的武侠练功秘籍
拜武侠小说以及影视剧的影响,任督二脉这一词汇可谓家喻户晓。在许多文艺作品中,主角要想练就绝世神功,必先打通任督二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作家的虚构,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练法。但事实上,传统武术中确实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虽然效果没有小说中那么神奇,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根据心意拳前辈宝鼎所传的《内功十三段》,为大家介绍了任督二脉的练法。书中的功法按照练功目标的达成与否,共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并且还要对该部位进行抗击打训练。
在第一阶段,主要锻炼的是小腹(丹田)。练习者需按照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进行吞气、闭息、拍打和摩擦等动作。如此练习一个月左右后,用手掌按揉整个腹部肌肉,然后用散竹棒击打,以锻炼腹部的抗击打能力。
按照第一阶段的练法练习一百天后,接着练习胃口功和两肋功。胃口功需要盘腿而坐,两手交叉抱住两肋,然后进行吞气、闭息、拍打等动作。而两肋功则需要右足盘坐,左足向右伸直,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动作。
按照第二阶段的练法练习一百天后,接着练习心窝功和腔子功。心窝功需要身体仰卧,进行吞气、闭息、拍打等动作。而腔子功则需要双足盘坐,双掌叠起,然后进行吞气、目视腔子、拍打等动作。
到了第三百天,就要开始练习脊背、顶门和两鬓了。脊背功需要平身俯卧,进行吞气、悬身等动作。顶门功则需要站、立、盘坐均可,双手重叠置之顶门,进行特定的呼吸和目光上视。两鬓功则需要头向一方歪斜,然后进行吞气、目光斜上视等动作。
这套方法虽然看似神奇,但实则是一种系统的内壮功夫。通过特定的呼吸和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增强内脏功能的效果。而且,这种方法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使人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要想真正打通任督二脉,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刻苦的练习。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够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变化,达到真正的内壮效果。
任督二脉虽然是武侠小说中虚构的概念,但在传统武术中确实存在相应的练法。通过系统的练习,可以逐渐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练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四百天的修炼,按照古籍所述,再练下一阶段的功夫,任督二脉便有望贯通。此阶段的修炼,需盘足仰坐床上,腰微向前弯,双手抱睾丸如持石状。闭口蓄气二分,而后吞入,用意送至睾丸。此时需目视睾丸,如此反复三次,九口吞毕。之后身体端坐,双手交叉收回腰间,再用手摩擦睾丸,进行强化修炼。
任督二脉的贯通只是修炼的开始。因为此时虽然体内有气,却无力控制,所谓“气未到手也”。接下来的修炼需依照第十段法门,辅以散竹棒、砂袋棒等打击身体,从右肩背至手背指梢,再从肩内至手掌心、指梢。打毕,需用药水汤洗以疏解气血。再握五花石练习,不计其数。左肩及手亦需如此修炼,百日之后,从骨中生出力量。修炼数年,臂腕指掌之硬度如铁石般坚不可摧。
修炼两臂功夫时,需双足盘坐,头向左方倾,右手伸直向右方,手尖向上。左手置于右臂侧。同样需要闭口蓄气后吞下,将气送至右臂。此时需目视右臂,感受气至时的微妙感觉。左手握拳置于腰间,右手则用力摩擦右臂。此阶段的修炼对于两臂的强化至关重要。
两手功的修炼与两臂功相似,但要注重指尖的伸展和呼吸的配合。经过六个阶段的练习后,便可真正打通任督二脉。虽然过程看似复杂,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对身体各部位的锻炼和强化。
有人可能会疑惑,打通任督二脉究竟是练气还是练肌肉?实际上,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科学的锻炼方式。例如,第一阶段的深呼吸锻炼能够锻炼到腹肌,第四阶段的腰背部锻炼和抗击打训练能够强化督脉之气。虽然古人在修炼时可能并不清楚其中的科学原理,但按照这一标准锻炼全身肌肉和进行全身抗击打训练确实能够打通任督二脉。
在现代科学发达的背景下,我们对生理学和解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许多现代格斗体系下的业余格斗爱好者,其训练强度已经远超古籍中的练法。他们已经在实际中打通了任督二脉。这篇文章来自冷兵器研究所的分享,为我们揭示了打通任督二脉的实质和科学的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