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石(河源第一峰连平县黄牛石,11小时,上山
河源的第一峰——黄牛石,这是我户外生涯中的第十座千米高峰。第一座征服的是惠州博罗的罗浮飞云顶,海拔高达1296米。
在河源市粤北的九连山脉中,隐藏着一片被称为黄牛石自然保护区的宝地。这片保护区位于连平县北部,总面积达到4334公顷。其北部与江西省的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充满了自然的原始韵味。这里山峰连绵,山体雄奇,最高峰黄牛石的海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30米,被誉为粤东北的最高点。
我的攀登路线犹如一幅精彩的画卷。从连平县城出发,坐上摩托车,仅需40分钟就能抵达尖山矿区。之后,再徒步走大约12公里的水泥路,就能到达登山营地——锅洞村。这个锅洞村七号大院,位于海拔约570米的地方,虽然早已废弃无人居住,但却保留着曾经的锅灶和自来水设施。
晚上,我在无人村露营。第二天一早,7点钟我就出发开始挑战黄牛石。路途中有许多插曲,比如走错路、迷路、遇到蛇等等。尤其是当我遇到一条蛇时,我误以为是剧毒的过山峰,吓得我赶紧后退。因为之前保护区护林站的站长警告过我,山上最近放生了剧毒的过山峰和受伤的野猪,所以我不得不格外小心。
经过艰难跋涉,我终于走到了山脊路上,看到了黄牛石山路标志的尖石堆,山脊两旁的草坡在秋冬季会呈现出一片美丽的金黄色。通往山顶的路是一段悬崖山脊,我凭借坚韧的拐杖,在我双腿几乎崩溃时给予了我坚实的支撑,让我能够顽强地登顶。
站在山顶,我看到了远处的山头是黄牛石的第二峰,海拔也有1300多米。那一天,我是唯一一个攀登黄牛石的人,享受这座山的宁静与美丽。我喜欢这种独享一座山的感觉。
关于黄牛石的名字来源,它是因为山上有一块奇石形状如黄牛而得名。而它的真正位置并不在主峰,而是在粤赣分水的山坳间。据说,“黄牛石”头朝广东,屁股朝着江西。当地人戏说,此牛吃的是广东的草,拉屎却肥了江西的田。虽然江西方向的景色更美,但今天我因为上山耗费了太多时间,只能在山顶停留半个钟。虽然是第一次走黄牛石,但我期待着下次再来这片美丽的土地。回望尖锐石堆指向的山巅
我站在山顶,俯视着锅洞村的风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锅洞村周围的群山起伏,层层叠叠,像是大地的绿色乐章。我似乎能够感受到每一座山峰的生命力,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在我准备下山的时候,视线被引向了一个小水库的方向。下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你急于赶路或者迷失方向的时候。当我踏上这条下山的道路时,我的双腿开始颤抖,膝盖疼痛不已。但我深知只要明确方向,就不会迷失。于是,我坚定前行。
这条下山之路充满了挑战。我经过了著名的蚱蜢石,又名飞碟石,它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故事。接着,我遇到了象鼻石,它独特的形状让人叹为观止。换个角度看它,仿佛象鼻洞就在眼前。过了象鼻石,就是陡峭的山坡直通丛林。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下山的路上会经过几条小溪流,清澈的水流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我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三人合抱大树,也许它藏在更深处的丛林里。走出丛林后,我接上了机耕路,路的两旁有几个岔路口,我选择向右手方向前进,这样就不会迷路。
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驴友迷路的事件。一位勇敢的驴友在夜晚迷失了方向,只好爬上树度过了一夜。当时的情况让人揪心,各方迅速展开了搜救行动。想到这个故事,我对自己的旅程更加警惕和珍惜。
终于,在夕阳的余晖中,我回到了营地。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和决心,我无法想象自己如何度过那一晚。早上上山时我把帐篷留在了锅洞村,现在终于安全返回了。这次旅程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我也收获了宝贵的经历和回忆。站在山顶回望来时的路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成长、并学会珍惜眼前的风景和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