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佛像(2021年春季拍卖会佛造像成交TO
佛像,无疑是世间最神奇、最富艺术美感的造像之一。它们汇聚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艺术才华、智慧光芒和信仰力量。近年来,随着佛像市场的稳定发展,不时出现天价珍品,令人瞩目。
在今年春季的拍卖中,北京保利的一尊明宣德御制铜鎏金自在观音坐像以1.265亿的高价成交,成为佛像拍卖的佼佼者。这尊观音像体量高大恢弘,通高达1.5米,气势撼人,堪称流通领域品级最高、体量最大的明初观音造像。它的诞生,充分展现了明代皇家艺术的气象,极为珍罕,为佛教艺术版块注入了强心针。
高价拍品的佛像中,永宣造像、蒙古札纳巴札尔造像和马拉王朝经典依旧占据主力军的位置,成为春季拍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欣赏一下今春拍卖市场中的高价佛造像。
明宣德御制铜鎏金自在观音坐像(数据截至7月29日,成交价已换算为人民币)。本品体量高大恢弘,通高达1米半,气势非凡。身姿为自在观音的经典造型样式,右腿自然前伸,脚下踩一朵莲花,稳坐于山石形台座之上。尊像面容饱满,双目微合,神态寂静慈祥又不失威严。头上五叶宝冠装饰精美,身后飘动的长发富有韵律感。身上所穿天衣和僧裙边缘都錾刻了精美的锦地莲花卷草纹饰,工艺精细至极。这尊水月观音像融合了汉藏艺术之优长,造型完美,法相庄严,工艺精湛。尽管它晚出周昉首创的水月观音像500余年,但从其形象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周昉造像的遗韵。它的风格和年代值得深入研究,根据整体风格和高超的雕塑及铸造技艺,此像应为明代早期的皇家工匠所制。
另一件引人注目的拍品是14世纪的马拉王朝铜鎏金文殊菩萨(Lot 5069)。这尊佛像头戴大花冠,头顶束高发髻,髻顶安火焰宝珠,大耳垂肩,耳下坠花瓣形大耳饰。面呈倒三角形,鼻梁直挺,双目如秋水,目光柔和。身躯健硕,肌肉圆实,全身仅有装饰而无衣褶,所有的装饰上皆镶嵌宝石,珠光宝气集于一身。双腿结跏端坐于莲花台上,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右手高举于身体右上方,手执宝剑象征文殊菩萨的智慧猛利无比。这尊文殊菩萨像融合了多种艺术风格,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此尊造型庄重、工艺精湛的造像,完美展现了佛教追求的庄严寂静之美,同时也符合世间人体雕塑的美学标准,实现了世间与出世间、世俗美与宗教美的完美融合。它鲜明地体现了尼泊尔马拉风格的独特特点,健硕壮美的躯体造型和精致华丽的装饰,充分展示了尼泊尔马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面貌,以及尼泊尔民族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工艺技术。这种风格的金铜造像现存稀少,数量远少于受尼泊尔艺术影响的西藏萨迦等风格的造像。
例如明宣德十年的铜鎏金南海水月观音坐像,这尊造像以红铜鎏金制成,铜色明亮沉厚,通高78厘米,为罕见的明代铜造像。它整体呈现出宫廷梵式造像风格的延续性,观音菩萨的形象细节生动,发髻高耸,面色绀青,上身袒裸,披巾覆肩,帔帛绕臂而下,垂于座上。其独特的风格与明代宫廷永乐、宣德造像的胸前项链、璎珞布局一致。此像不仅受到多方关注,更因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对纯粹的藏传佛教造像的改造而更显珍贵。它的出现,说明了明代宫廷造像模式化的影响不仅限于宫廷内,而且广泛影响了民间的非藏传佛教主流地区的造像。此尊高大的观音菩萨像反映了江南地区观音崇拜的长期流行和兴圣教寺在民众中的重要地位。
又如一件来自古印度犍陀罗地区的珍贵作品,一件三至四世纪的灰色大理石佛像,它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的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专场中,它的估价高达百万美元。还有来自蒙古的17世纪铜鎏金无量寿佛,这是札那巴札尔祖师亲手制作的,体量之大、保存之完整在同类题材中极为罕见。
坐像内部如一片净土,内膛洁净无瑕,点缀着黄色金属斑点,犹如繁星点点于夜空。佛像的表面光泽如新,鎏金厚实而明亮。细致入微的装饰,如宝瓶、裙边、衣褶等,无不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尤其是那罕见的璎珞,呈现出精美的叶形,周身繁复华丽的配饰,令人叹为观止。从耳环到胸前,从发丝到莲座,每一处都保存得完好如初,青金石的原彩依旧熠熠生辉。莲座上的连珠均匀分布,莲瓣宽扁,阴线刻画的莲蕊更是独具匠心。这一切,都彰显了典型的蒙古札那巴札尔造像风格。
更为珍贵的是,这尊札那巴札尔造像是人手精心制作的,极为稀有。其品相完整如初,做工细腻入微,铜质厚重且体量庞大,在蒙古造像中堪称凤毛麟角。它代表了17至18世纪初的与艺术水准,其工艺之精细,唯有明朝永宣时期的造像方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拍卖会上,一件名为“西藏铜鎏金五世洛桑益西”的艺术品以高价成交。这件拍品的估价高达数千万人民币。它高18.5厘米,出自北京永乐2021春季拍卖会“一切如来·重要佛教造像艺术夜场”。据其底座上的藏文铭文记载,这件作品是专为五世洛桑益西打造的,内藏有佛陀舍利等重要物品。其红铜鎏金的材质厚重且金色亮丽,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写实,是清初西藏写实风格的杰出代表。
另一件来自蒙古的札那巴札尔铜鎏金四臂观音也备受瞩目。它以高价成交后成为了拍卖会的一大亮点。此尊观音面容俊朗青春,花冠刻画细腻精致。其网状璎珞繁复华丽,身体雄健圆润。更令人称奇的是其工艺一丝不苟,封底泥金十字金刚杵展现出鲜明的蒙古风格。这种工艺传承自扎什璃玛造像特征,十分罕见。此四臂观音题材在札那巴札尔风格造像中极为少见,因此尤为珍贵。
还有一件来自蒙古的札那巴札尔铜鎏金红财神也备受瞩目。此尊财神头戴宝冠、通身披珠串璎珞,三头六臂的姿态展现出强烈的生命力与活力。环抱腰间的双财宝鼠更是栩栩如生。此尊财神像是典型的札那巴札尔风格造像中的旷世珍品。明宣德时期的金刚手菩萨像也备受关注。此尊像拥有金光流溢的表面,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工匠的卓越技艺与无尽的想象力。此外它还承载着原法国巴黎私人收藏的悠久历史背景。
这些珍贵的佛教艺术品不仅是宗教精神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精湛的工艺技巧吸引着世人目光不断着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与深厚底蕴。在永宣时期,菩萨像的塑造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肚脐的刻画尤为引人注目,多采用火焰形的简化纹样。这一特色也在尼泊尔马拉王朝时期的造像中有所体现,如释迦牟尼佛像的火焰形白毫,与永宣菩萨的肚脐纹样颇为相似。这种相似性成为了永宣造像传承尼泊尔风格的鲜明例证,为我们辨识永宣风格造像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尊永宣时期的造像,做工精细、题材独特,充分展示了汉族融合的具体表现。它代表了中国造像艺术史上最为巅峰的雕塑技艺,体现了明代高超的冶炼和铸造工艺。由于永宣时期宫廷造像的存世量相对较少,因此这一精品尤为珍贵。
接下来是一件元代的阿弥陀佛拍品。这件佛像尺寸高32.5厘米,在北京中汉2021年春季拍卖会瓷器佛像工艺品专场中表现突出。佛陀的头部装饰精美,螺发规整,肉髻似塔状隆起。其面庞方正,神态安详,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整个身躯健硕,四肢粗壮有力,衣物轻薄贴体,表现出伟岸健壮的身形。衣纹的表现方式承袭了古印度笈多王朝的遗风,生动写实。这件佛像的袈裟衣角还刻画了十字金刚杵纹,展现出元代的独特风格。
唐代的这尊大理石雕半跏趺坐菩萨像也是一件引人注目的艺术品。它的高度达到了92厘米,在中国嘉德香港2021春季拍卖观古II——金石文房艺术专场中受到了关注。这尊菩萨像保存完好,表面鎏金亮丽,具有鲜明的唐代宫廷造像特点。
最后是一件明永乐的铜鎏金金刚萨埵。它的高度为18.5厘米,在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中成交。这件艺术品来源于佳士得纽约2008年9月17日的一场拍卖。它造型完美,法相庄严,工艺讲究,展现了明代永乐时期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
深入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古老历史长河,十二至十三世纪的辉煌时期。此刻,我们聚焦于一件罕见的青铜雕像——Sambandar的青铜像(Lot 0428)。这件珍贵艺术品在亚洲艺术周的拍卖会上,成交价格高达人民币7,634,250元。估价则在70万至90万美元之间。这件雕塑高69.9厘米,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工艺水平。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场上,它熠熠生辉,成为了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专场的一大亮点。
时光流转至西藏,大约是遥远的14世纪。一尊铜鎏金的弥勒菩萨像(嵌银镶宝石)(Lot 3727)在静谧的岁月里静静诉说着古老的信仰与工艺。这尊佛像在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上备受瞩目,最终以人民币6,670,000元成交。它的估价在人民币350万至550万之间,高度为29厘米。这件作品出自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展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内涵。
在华夏大地上,明代的地藏王菩萨铜镀金像(Lot 1758)成为中贸圣佳2021春季拍卖会上的璀璨明珠。这尊佛像高达95.5厘米,最终以人民币6,325,000元成交。它的估价在人民币万至600万之间。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中,它展现出了明代佛像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内涵。
追溯至遥远的十四世纪,一件铜鎏金双身胜乐金刚(Lot 5068)在北京保利2021春季拍卖会上大放异彩。这尊雕像高度为30厘米,估价在人民币450万至650万之间。最终以人民币6,210,000元成交。更令人瞩目的是,它来自重要的亚洲私人收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意义。
纪录2014年瀚海春季拍卖Lot2145珍藏
这份珍贵的拍品来源于一位日本藏家,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
18世纪铜鎏金药师佛(Lot 5073)
这尊药师佛以其精美的铜鎏金工艺和生动的佛像造型,最终以5,980,000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它的估价在4,600,000-6,600,000人民币之间,高达29.5cm的尺寸显示了它的尊贵地位。在北京保利2021春季拍卖会上,它被视为恒吉祥、永平安的信仰与皇权的象征。据了解,这尊佛像曾是日本一位重要藏家的旧藏,其流转的历史令人着迷。
明永乐铜鎏金文殊菩萨(Lot 6598)
这尊文殊菩萨以5,635,000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其估价为4,200,000-6,200,000人民币。高达25.8cm的铜像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的款识,进一步证实了其年代的久远和工艺的精湛。在北京保利2021春季拍卖会中,它被视为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的精华。这尊文殊菩萨曾是三缘堂的收藏,其流传的历史增添了它的价值。
其他珍品
其他的拍品也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无论是17世纪的铜鎏金莲师日光像、明宣德铜局部彩绘不动佛坐像、还是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十六世纪青铜湿婆雕像等,它们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这些珍品在不同的拍卖会上相继亮相,它们的成交价格不仅反映了它们自身的价值,也反映了收藏市场的繁荣和活跃。
这次拍卖会的珍品众多,每一件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它们的成交价格是对它们价值的最好证明。无论是对于收藏家还是对于研究者来说,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欣赏和学习艺术品的机会。这些珍品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的魅力,也展示了人们对于美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