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螺旋体病(你知道细螺旋体病吗?它真的会通过
细螺旋体病:一则可乐引发的谣言?介绍背后的真相
你可能对“细螺旋体病”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你或许在朋友圈或社交媒体上看过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某地一女子喝了一罐可乐后死亡,验尸结果显示她死于细螺旋体病,原因是她所饮用的可乐受到了老鼠尿的污染。”那么,细螺旋体病究竟是何方神圣?这则新闻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让我们了解一下细螺旋体病。它又称为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能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一种疾病。这种病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在污水中易于繁殖。它们并非细菌或病毒,而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
回到那则新闻,真的有女子因饮用被鼠尿污染的可乐而感染细螺旋体病致死吗?根据多方报道,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极低。虽然细螺旋体病确实存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但在城市中携带钩端螺旋体疾病的老鼠并不多见。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需要特定的条件——主要是水的存在,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而非通过消化道传播。那条在朋友圈引起广泛恐慌的消息,最终被确定为是“谣言”。
虽然这则消息被证实为谣言,但细螺旋体病的危害并不能被忽视。它是一种真实的、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据《扬子晚报》报道,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速度非常快,潜伏期通常只有三天。染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在这个阶段,只要去医院做一个小小的化验,就可以检测出来。一旦确诊,使用青霉素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这种病呢?虽然直接饮用罐装或瓶装饮料不会感染钩端螺旋体病,但我们仍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用餐前洗手、经常给餐具消毒、尽量少去路边摊就餐等。在饮用罐装或瓶装饮品时,也要留意是否有污渍,建议倒在杯子里饮用。
那则关于女子因饮用被鼠尿污染的可乐而感染细螺旋体病的新闻,很可能是假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细螺旋体病的存在和危害。了解真相,做好预防,是每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健康素养。(由首钢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姚震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