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什么(独特的体悟,独特的表达——简媜
台湾文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简媜,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成为了青年散文族群中的佼佼者。她的创作生涯长达二十多年,以其深刻的人生体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简媜的散文,以女性题材为主要内容,通过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展现了别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所有女性共同的情感。她的主人公“她”,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更是人类共同情感的载体。这些充满个体魅力的心灵史,经过简媜的细腻叙写和深入解读,犹如一曲幽微曼妙的乐章,让人陶醉其中。
悲剧意识,是简媜散文的又一显著特点。她擅长孤独而深刻的灵魂,作品中永远充斥着两种矛盾。一种是红尘与自然的矛盾,另一种是宿命认知与现实的无奈。这种悲剧意识的形成,不仅与她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也与她内在的才华和禀赋有关。简媜曾坦言:“我觉得悲伤会让人深刻,喜悦和幸福可能会让人肤浅。”
简媜的散文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除了其深刻的人生体悟和悲剧意识,还在于她独特的表达方式。
她的修辞新颖奇巧。简媜善于修饰和调整语言文字,使行文更加准确、鲜明、生动。她比喻贴切,如“清清明明的秋天早晨飘了雨”被比作“熟城里来了生面孔”,这种超越常规思维的比喻,给人带来一种既惊喜又失望的陌生化心理感受。
简媜善于借用其他语言形式,尤其是佛家禅语。她或引用禅语,或演绎佛教故事,或用佛理来观照生命,使她的散文具有一种深远奇妙的佛家色彩。她也喜欢借用或化用古诗词,如她的散文集《空灵》将古诗词曲分为七个意境板块,每一首都被演绎成一种人生,成就了一篇篇秀丽的华章。
简媜的行文风格也独具特色。她力求整散相间,音律婉转,节奏铿锵。她善于运用叠字、叠句来增强行文的韵律感,如“早晨,闲步宝桥过,有晨雾渺渺,有竹风徐徐”。这种行文参差相谐、韵律错落有致的效果给人一种音韵错落、抑扬顿挫的美感。
简媜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人生体悟和表达方式成为台湾的“文学经典”,在当代汉语女性散文中堪称佼佼者。她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