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观察报告PJ华盛顿发挥优势调整表现风格
去年选秀大会上,黄蜂队出人意料地在第12顺位选择了肯塔基大学的内线球员PJ-华盛顿。当时,许多选秀专家、球员和球迷都在关注太阳队在11顺位选中的大龄锋线射手卡梅隆-约翰逊,对华盛顿的选情却感到意外。在NCAA的两年生涯中,华盛顿的表现并不突出,场均只能进0.5个三分球,罚球命中率仅为63%,他的得分主要来自于低位单打,但进攻手段单一,防守端的表现也由于身体素质的限制并不突出,这使得很多选秀专家对他能否适应NBA级别的比赛持怀疑态度。
华盛顿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本赛季,他场均上场30.3分钟,能够得到12.2分5.4篮板0.9抢断0.8盖帽,三分命中率达到了37.4%,场均能够命中1.5个三分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为何PJ-华盛顿在NBA的表现与NCAA时期大相径庭。
一、场上定位的转变
在大学时期,华盛顿主要被安排在低位单打,但他的进攻手段相对有限。进入NBA后,他的战术定位变得更为丰富。虽然他的低位进攻手段不多,但他其他方面的进攻技术较为扎实。黄蜂教练组并没有过多地让他进行低位单打,而是开发出了他在高位的其他功能。
二、技术特点的挖掘与提升
1. 三分球
华盛顿在大学时期场均只能命中0.5个三分球,尽管他在大二时射程增加,三分命中率达到了42.3%,但NBA的三分线更远,防守强度更大,仍有很多人对他持怀疑态度。在本赛季的比赛中,华盛顿展现了自己成为一名NBA级别空间位的实力。他场均出手4.0个三分球,命中率为37.4%,能够很好地把握三分线上的机会。
2. 策应能力
在大学时期,华盛顿就展现出一定的策应能力,但在NBA赛场上,这一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他有出色的传球能力,能在高位持球作为轴心,利用大个子的视野组织进攻。不管是传给弱侧射手还是吊高球给内线队友,他都能够完成精准的传球。
3. 挡拆能力
黄蜂主教练博雷戈丰富了华盛顿在高位的作用,利用他的挡拆能力。华盛顿经常进行假挡拆,然后利用他的切入启动脚步造成空位、错位。在接到球后,他能够及时地分给外线空位的队友。
三、防守端的保护与改进
虽然华盛顿的防守并不出色,他身高只有201cm,横移较慢,运动能力不算出色,导致护框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黄蜂队采用的整体移动补防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他的不足。
华盛顿在NBA的表现与NCAA时期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他在高位挡拆、策应的能力让人想起了步行者的两名位球员——大卫-韦斯特和萨博尼斯。虽然受限于先天条件,他可能无法成为一名全明星级别的球员,但他有望成为一名水准之上的战术发起点。黄蜂队对华盛顿在高位的充分开发和防守端的保护显示,用12号签选择他并非乔丹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入研究考察的慎重决定。在篮球赛场上,黄蜂与华盛顿的联姻仿佛注定,二者之间的选择堪称天作之合。设想一下,如果华盛顿被一支无法为其提供防守庇护的球队所招募,那么他这个赛季很可能将被迫在板凳席上扮演“球监”的角色,甚至可能被直接下放至发展联盟。华盛顿的天赋虽非耀眼夺目,但他却拥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支能够扬长避短、为他量身打造战术定位的球队——黄蜂队。在这里,乔老爷子的眼光如炬,他精准地识别并引进了华盛顿,而华盛顿也以出色的表现证明这次选择是多么明智。他的成长与蜕变,不仅为球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和认可。这份缘分,如同一场精心编织的篮球梦,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