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是怎么形成的(今天午后浙江局地仍有雷雨
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见习记者吉文磊为您带来今日气象播报。
今日,炎炎夏日再次占据主导,高温暑热如同霸主一般席卷全省。根据浙江气象台的数据,除沿海地区外,今日白天浙江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飙升至惊人的高度,最高气温预计达到35℃至37℃。尽管整体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但午后时分,浙西北地区仍有可能上演一场局部阵雨或雷雨的戏剧。
说起雷阵雨,可谓是近来与浙江人们时常相遇的老朋友。那电闪雷鸣的景象,有时会把一些胆小的女生吓得脸色苍白。那么,雷阵雨中的雷电是如何形成的呢?接下来,就由天气君为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在夏天炎热的日子里,地面受到阳光的炙烤,近地面的气温迅速上升,空气受热上升,逐渐凝结成水滴,形成我们所说的积雨云。当积雨云内的小水滴不断碰撞、合并,形成更大的水滴并开始下落时,从地面升起的热空气却不断往上冲。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相互摩擦,产生了电荷。上升的气流带正电荷,下落的水滴带负电荷。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雨云的顶部积累了大量的正电荷,底部则聚集了许多负电荷;而地面因受积雨云底部负电荷的感应,也带上了正电荷。云中水滴不断合并增大,当热气流无法再支撑这些水滴时,它们便从云中落下。下层的热气流受到雨滴的冷却,转向地面扑下,此时空气中的电荷开始放电,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雷阵雨。
由于电闪以光速传播,而雷声则以声速传播,因此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有时雷声持续很久,那是云层、山峰和地面将雷声来回反射的结果。
了解到雷电的形成原理后,让我们回到现实。面对今天的高温和可能的雷雨,小伙伴们需密切关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防暑的也要防范突如其来的雷雨。
天气君提醒大家,今天的浙江,依旧是高温与雷雨并存的一天。小伙伴们需做好防护,既要防暑降温,也要防范雷雨的突然袭击。请大家务必关注的气象信息,确保安全度过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