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远东运动会时期(1910s-1930s)
亚洲霸主地位:1913年至1934年的10届远东运动会中,中国足球队夺得9届冠军,唯一一次亚军是在首届赛事。
对日碾压战绩:多次以悬殊比分战胜日本队,如1917年5:0、1921年4:0等。
国际影响力: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李惠堂率领的中国队虽因经费不足需自筹路费,但仍以“远东霸主”身份挑战英国队,虽败犹荣。
二、20世纪中后期(1950s-1990s)
亚洲杯表现:1950-1960年代两次称霸亚洲杯,1984年获得亚洲杯亚军,并在尼赫鲁金杯赛上1:0击败世界杯冠军阿根廷队。
国际赛事亮点:1982年胜意大利、1984年胜阿根廷,1994年广岛亚运会银牌,主场胜率高达40%-50%。
女足崛起:1983年成立的国家女足在1996年奥运会和1999年世界杯均获亚军。
三、21世纪初短暂巅峰(2000s)
世界杯突破:2002年韩日世界杯是中国男足唯一一次世界杯亮相,虽小组赛未进球,但已创造历史。
亚洲杯成绩:2004年本土亚洲杯获亚军,半决赛点球淘汰伊朗。
球员留洋:范志毅、孙继海、杨晨等球员在欧洲联赛表现突出。
四、对比现状的落差
早期(1930年代前)因球员自发拼搏取得佳绩,而后期(尤其是近十年)国际排名下滑至亚洲第14(2025年数据),与历史形成鲜明对比。
当前成绩与上世纪80-90年代“亚洲顶级”地位差距显著,部分归因于青训体系、管理机制等问题。
综上,中国足球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曾是亚洲强队,甚至有过世界级表现,但近年来的低迷使得历史辉煌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