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鱼类价格最贵排名(天价鱼的秘密:300万一条
查干湖:一条重达38斤的“头鱼”背后的故事
随着2021年查干湖冬捕的落幕,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一条备受瞩目的“头鱼”上,这条鱼重达惊人的38斤,更是以近300万元的高价成交,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尽管价格与去年持平,这条“网红”鱼无疑成为了全球最贵的鱼之一。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其价格并未刷新去年的记录,是否意味着这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查干湖,这个位于吉林、内蒙古、黑龙江三省交界的淡水湖泊,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这个湖泊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引松工程的结果。这项工程将松花江的水引入查干湖,连接了原有的几个河迹洼地湖,形成了现今的查干湖。如今,这个湖泊拥有超过30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蓄水量达到4亿多立方米。
查干湖的冬捕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盛事。有研究显示,查干湖平均每公顷水面能生产出超过110公斤的优质活鱼,每年可生产6000吨鲜鱼。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查干湖的渔网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只允许使用网眼尺寸为六寸的渔网。这意味着捕捞的都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大鱼,因此冬捕时一网收获量常常达到惊人的数字。
淡水鱼在冬季会大量进食以储存脂肪,水温降至摄氏7度以下时,它们会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的鱼儿不仅生长健壮,体内干净无腥味,味道也最为鲜美。冬捕的过程是一项挑战与技艺的结合。鱼把头需要在冰面上规划出网眼的位置,确定鱼窝子的方向。这些网眼围绕着的是鱼过冬时的集结区,水深且温度较高,氧气充足。鱼把头通过冰的颜色和水流的方向来判断鱼窝子的位置,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艺。
随着第二个网眼的凿出,距离第一个网眼20米远,冬捕正式开始。下穿杆、水线绳、大绦、大侧网等一系列步骤,将渔网一点点放入冰下。这个过程需要渔工的协同合作和鱼把头的指挥。当两片大侧网在水下形成合围之势,鱼便被围在网中。最后一步是出网,几匹骏马拉动出网轮,将双侧网合并在一起,将捕获的鱼拉出水面。
在查干湖冬捕的现场,人们见证了头鱼的诞生。当第一条重达38斤的“头鱼”被顺利捕捞上来时,渔民和游客们欢呼庆祝。这不仅是一次丰收的喜悦,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和感激。查干湖冬捕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渔工的辛勤付出。这场盛大的冬捕活动继续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和文化传统让我们对这个美丽湖泊充满了敬意和期待。身上还粘连着淤泥的胖头鱼:查干湖的丰收与疑云
在冬捕的现场,新鲜的大鱼被快速地冲洗干净,身上还粘连着湖底的淤泥。每一次拉网都在驱赶着更多的鱼聚集在网肚之中。网肚作为网后端的一个兜,能容纳大量的鱼获。冬捕第一天,四组渔工四次出网,总共捕捞了超过六万九千斤的大鱼,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冬捕的现场气温零下20摄氏度,裸露的渔获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会结冰,变成鲜美的速冻食品,随后被销往全国各地。查干湖里的鱼因此十分珍贵。相传,这里的鱼曾被帝王将相所偏爱,尤其是慈禧太后,几乎将其作为皇家特供。在拍卖时,寓头的头鱼,甚至能拍出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天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现在的查干湖并非一个天然的鱼塘。查干湖开发区在2003年通过修建水坝的方式截取了一个近万亩的水面,用于渔业生产。虽然大部分的影视栏目,如央视的《舌尖》系列,都在有意无意地模糊这个事实,但真相仍然引起了人们的疑惑。
随着查干湖冬捕的出名,人们对查干湖胖头鱼价格高出市价十倍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对于冬捕的头鱼为何能卖出如此高价,以及查干湖的鱼为什么似乎捕不完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关于这些大鱼是否是“洗澡鱼”的争议。
所谓“洗澡鱼”,就是指将其他地方成年的大鱼在冰封之前运到鱼塘里放生,再在冬捕时节捕捞起来。对于查干湖来说,冬天投放“洗澡鱼”并不现实。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损耗非常严重,还有可能出现大鱼不适应低温环境而大量死亡的情况。查干湖的面积很大,进入湖中“洗澡”的大鱼可能会窜进湖底而逃避捕捉。
也有观点认为查干湖由于全年水温很低,鱼类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想要每年捕捞如此大量的鱼获,需要投放大量的鱼苗。查干湖渔业集团在附近专门培育胖头鱼苗的渔场每年为查干湖提供大量的鱼苗。这些鱼苗体型偏大,如果真的是在夏秋季节投放,冬季捕捞,称之为“洗澡鱼”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实际情况可能是,查干湖在当地可能有不止一处的鱼苗基地。在夏秋季节,可能会从查干湖周围的湿地或水库中运送大鱼来查干湖“洗澡”。了解“黑坑”和“回锅鱼”的人都知道,运输“洗澡鱼”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鱼类运输是一个成熟的行业,特别是淡水鱼的运输经验丰富。
查干湖鲢鳙鱼的奇妙之旅
鲢鱼和鳙鱼,作为生活在上层的滤食性鱼类,它们以浮游生物为食。当它们遇到人工饲养的环境,配合饲料喂养后,鲢鳙的生长速度令人惊叹。在特定的饲料宣传册中,使用特定品牌饲料的鳙鱼,在适宜的密度下,能够在短短三个月内,从70到80克的鱼苗迅速成长为超过1斤的大鱼,一年内甚至可以达到7到8斤的重量。
回到自然环境中,遇到一条重达十几斤的鲢鳙已经是一件难得的事情,更不用说20到30斤的野生鲢鳙了。对于热爱钓鱼的人来说,它们无疑是巨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有珍品。
查干湖,这个充满魅力的湖泊,除了冬捕的盛景外,其他季节也开放钓场,让钓鱼人有机会体验垂钓的乐趣。从网上钓友分享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查干湖的鱼类种类繁多,包括鲢鳙、鲫鱼、青鱼、鲤鱼、鳊鱼和狗鱼等。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在冬捕中,如果没有根据鱼的种类调整网眼的大小,那么其他种类的大鱼又去了哪里呢?
查干湖的冬捕已经成为一个旅游大IP,被网红经济所催生。如果没有那些“偏大”的鱼苗在湖中不断繁衍生长,查干湖无法年年捕获那些令人惊叹的大鱼,也无法支撑起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冬捕节。查干湖的冬捕节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业的一大支柱。
一条普通的胖头鱼为何能拍卖出300万元的天价?毫无疑问,查干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来养殖优质的鱼类。在我国众多的冷水湖泊中,为何偏偏查干湖的鱼能够声名远扬?这背后离不开查干湖独特的“生意经”。
从1992年开始投放鱼苗以来,查干湖通过成功的包装和宣传,将自己的鱼类产品打造成了一张名片。冬季捕鱼节这一传统活动更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了查干湖的一张重要名片。在2008年,这一捕鱼形式更是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质疑声中,被炒上300万元的天价“头鱼”,不仅仅是收割智商税的问题。它更是借助“头鱼”之名,包装了“冰雪、渔猎文化、民族特色表演”等旅游IP。可以说,查干湖的“洗澡鱼”和天价“头鱼”,只是一个展示其丰富旅游资源的翘板而已。
想要深入了解查干湖的魅力?那就来这里体验鲢鳙鱼的奇妙之旅吧!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钓鱼的乐趣、欣赏到冬捕的壮观景象、领略到冰雪和渔猎文化的独特魅力。查干湖,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