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假球调查
一、透视2024年足球职业联赛专项调查行动
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与中国足协在2022年启动的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一场针对假球及操控比赛等违法行为的严打风暴席卷而来。在为期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一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截止到2024年9月,共查实涉嫌假球、被操控的比赛达到120场,涉及中超、中甲、中乙等联赛的41支俱乐部球队。令人震惊的是,已有83名涉案人员,包括球员、裁判、教练及管理人员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二、刑事与纪律处罚并重
在司法层面,已有44名足球从业人员被法院判决,其中34人面临有期徒刑及以上的刑罚。中国足协也对其中的61人作出了纪律处罚,其中包括终身禁止参与足球活动的重罚,如金敬道等43人。巴合江·吾尔满等17人则面临禁足5年的处罚。这些处罚不仅是对他们的惩罚,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
三、典型案件与涉案人员曝光
此次整治行动中,部分现役国脚被曝卷入假球丑闻,他们已签署认罪书并退赃,但具体名单尚未公开。还有部分球员因重复犯罪而引发社会关注,如原杭州绿城球员沈刘曦,他在2013年因假球被终身禁足,但这次又因为开设而受到刑事处罚。前足协副***杜兆才也被指敷衍假球调查,他承认收受贿赂并纵容行业潜规则,最终落得“双开”并移送司法的下场。
四、后续整治措施与警示
为了彻底根除此类事件,公安部表示将分批次通报涉案人员,深化联赛整治,强化专案打击震慑。足协也要求各俱乐部加强警示教育,重塑公平竞赛环境,并接受社会监督。这是对足球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整顿,也是对公众的一个交代。
五、历史案例回顾
回顾足球历史,类似的事件并非首次发生。例如,在1994年3月,国足在昆明春训期间与广东宏远队的“NO.1杯”比赛就曾被质疑存在假球行为。但当时并未查实具体的处罚结果。此次整治行动是对历史问题的一次彻底清理,也是对足球行业健康发展的一次深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