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高层建筑寿命多少年(或许不用30年,高层住宅将
感受高层生活的困扰:电梯故障、未来隐忧与住宅建设的思考
你是否曾因为住在高层而遭遇过电梯困扰?近日,我就因为电梯问题倍感焦虑,每日上班的路程变得漫长而波折。
每天早上,我不是因为起晚或堵车迟到,而是因为被困在电梯里长达20多分钟。这种经历在短短的十来天内已经发生了两次,让我颜面扫地。
我购买的房子位于单位附近,走路仅需20分钟,这并未给我带来便利。房子总共34层,我购买在32层。刚开始时,视野开阔,光线充足,一切都显得很好。但现在入住率接近百分之百,电梯问题愈发严重。
电梯的频繁故障让我深感不安。今年以来,电梯已经大大小小修了十几次,甚至多次发生困人事件。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动用维修基金更换电梯,但五层以下的业主大部分不同意,只接受维修。这让我想到了一种可能:三十年后,高层住宅是否会成为新的贫民窟?
这种情况并非空穴来风。自从房地产迅猛发展以来,一二三线城市几乎建的全部是中高层,33、34层居多。由于建房过快过多,偷工减料严重,加上监管层无法全面细致检测,房子质量问题参差不齐。预想的50年使用寿命可能会大打折扣。
假设三十年后,几个问题将更加突出。原先的开发商可能已经倒闭或去向不明,房子出问题后,只能由业主来进行维护。此时电梯问题、电路老化、救援设备可达高度限制等问题将逐渐显现。开发商最喜欢的拆迁对象是平房和低楼层房,如果高层建筑成为危房,拆除将成为一个难题。
那时,有钱人都将选择别墅、新楼层或到城市周边居住,而住高层可能只是一些老弱人员的选择。这种趋势让人忧心忡忡。有人会说这是在杞人忧天,但不得不承认,一旦这些事发生,将严重影响个人生活。我现在坐电梯的安全感已经直线下降。
基于多种因素,国家在今年三月已经出台意见,明确指出县城新建住宅应以多层为主,这意味着以后县城将不再大规模建造高层住宅。我深感赞同这一决策,并希望以后的建筑能更多地考虑中低层设计。我们真的需要反思现有的建筑模式,并寻求更加可持续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高层住宅生活虽然有其便利之处,但也存在着诸多隐患和挑战。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以确保未来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舒适和宜居。